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实务论坛在贵阳举行

2025-07-29 06:37:2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本报贵阳7月28日电 记者蒋安杰 王家梁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今天,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贵法实务论坛在贵阳举行。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姜伟,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豫贵,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茆荣华出席会议并致辞。贵州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张涛作总结发言,贵州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方渝,贵州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徐猛分别主持开幕式和论坛专题环节。

姜伟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门部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网络时代的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已从传统的犯罪惩处转向“权益保障、教育挽救、风险预防”的多元使命。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绝非简单的制度变革,而是构建一套契合未成年人身心特质、适应网络时代挑战的司法生态系统。网络时代的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需将线下机制与线上治理贯通,构筑起适应数字生态的未成年人司法“防护网”。

李豫贵指出,以论坛为纽带,汇集智慧、凝聚共识,共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大计,目的就是为少年儿童撑起一片更坚实、更温暖的法治天空。这是践行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守护祖国未来的时代担当。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面对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希望司法机关和社会力量不断改革创新,以机制提效、以科技赋能,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茆荣华表示,贵州法院历来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积极助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形成合力,注重“优先保护”和“权益平衡”,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具体化,有效平衡当事各方权益,妥善办理抚养、监护、探望、侵权等各类涉未成年人民事纠纷;兼顾“维护秩序”和“激发活力”,促推建立联动关爱救助衔接机制,强化行政争议案件依职权调查取证、引入心理评估干预等举措,扩大司法救助受偿范围,以司法力量推动政府履职与儿童权益保障同频共振。举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主题贵法实务论坛,共商国内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最新的理论成果,共议当前未成年人司法实践面临的形势任务,共研解决突出问题的措施办法,对我们扎实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坛专题研讨围绕“宽严相济:涉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与预防;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具体化: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自由成长与安全成长:未成年人行政权益保护;多彩实践:加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专业化与综合性建设”4个主题进行。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龙翼飞、程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等学术界代表以及政法各部门代表、妇女儿童代表、律师界代表、媒体代表近200人与会。

编辑:康婧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