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49个国家、13个国际组织的600余名嘉宾参会。正如本次论坛主题“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所倡议的一样,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不但推动各国在数字领域的交流合作,同时还加强各国在数字规则制定和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的协调、合作。
“数字丝路”建设为数字普惠提供更多机遇
“全球大约还有26亿人口未能接入互联网。高收入国家的5G网络覆盖率高达84%,而低收入国家仅为4%。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是进一步加剧了数字鸿沟。”国际电信联盟前秘书长赵厚麟表示,当前全球数字创新面临资源分布不均、技术壁垒林立、合作渠道不畅等挑战,碎片化的创新格局阻碍了技术潜能的充分释放和普惠共享。因此,赵厚麟呼吁,应构建普遍互联的数字基础设施网络,实现信息普惠、畅通全球经济循环、支撑新兴技术规模化应用。
数字丝绸之路,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创造了新机遇。与会嘉宾表示,各国应深化数字交流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实现世界共同繁荣。”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表示,“我们拥有共同塑造更加互联互通、更加包容的数字未来的独特机遇。让我们继续携手合作,共同释放数字合作的无限潜力。”
“开放有利于互动、和平,也有利于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世界互联网大会副理事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认为,“数智海丝”为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同时,避免出现灾难性的差距或鸿沟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带一路”倡议尤其是数字丝绸之路作为稳定可靠的国际合作途径,拥有诸多重要的优势和机遇,将有助于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提升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多米尼克驻华大使马丁·查尔斯则表示,要通过国际合作,缩小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朝着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正确方向前进。
“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我们定能应对时代的挑战,将海上航线与数字网络化作真正的发展之桥、合作之桥与和平之桥。”突尼斯通信技术部部长苏夫扬·哈米希表示,突尼斯将与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推动包容与可持续的数字互联互通,筑牢网络空间的信任与安全之基,携手开创更加繁荣、团结、创新的未来。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惠及更多国家
“当今企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浪潮中,那就是智能化、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AI无疑是现在企业最关注的技术之一。”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陈旭东说道。
中国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民营经济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生成式AI、隐性计算、卫星互联网、区块链溯源、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民营经济的土壤中快速迭代,技术、场景、资本、人才在民营企业内部形成最短闭环,为数字丝路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
据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目前安踏一条智能化服装生产线可以同时生产设计不同的功能产品,AI辅助设计系统可以快速生成针对消费者的多种设计方案,最快10天完成外观设计和下单,而传统设计需要3到6轮的打样,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安踏的一体化产业园多层穿梭车等设备借助AI,从之前的人找货到现在的货找人,效率提升了300%。“未来5年安踏将继续投入200亿用于创新研发,用人工智能推动企业全球化的发展。”丁世忠说道。
而另外一家人工智能企业一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数智化创新,也成为人工智能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中国在很多新技术领域都领先全球。未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在中国还有更广阔的空间。”IPv6论坛创始人兼主席拉提夫·拉蒂德说道。
中国在新技术发展领域的丰富成果和经验,为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数字发展战略对接、推进各领域交流、推动数字普惠建设提供了更多机遇。中兴通讯董事长方榕表示,中国企业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提供技术领先且具性价比的“中国方案”。
“中国倡导的开源模式及其在数据权利和数据交换方面的创新方法将有助于共享虚拟信息建设和专业知识,避免数字鸿沟的扩大。”弗朗西斯·高锐说道。
各国深化合作共建数字治理规则
“2022年以来,几乎三分之一的专利申请都与数字技术相关,AI相关的知识产权和专利增长了800%。数字通信已经成为专利申请量最大的领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表示,知识产权必须支持创新和创意。
而安全有序是数字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创新性发展,带来了海量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申请,也对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保护是对企业创新最大的鼓励,要对侵权行为施加更严厉的责任和约束,让创新者的智力成果得到应有的回报,激发企业敢于创新,形成研发投入、技术突破、产业升级更高的回报的正向循环。”丁世忠说道。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度发展,数据跨境流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伦理等面临新的挑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大模型固有的“幻觉”问题,使之经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同时大模型降低了攻击门槛,出现了“注入攻击”等问题。周鸿祎还表示,黑客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升级攻击手段,将自身能力和经验嵌入大模型打造“黑客智能体”,单个黑客就能操控多个智能体攻击。
当前数字规则体系的缺失甚至规则冲突,严重阻碍全球数字合作的深化与健康发展。构建完善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建设安全的网络空间,是各界的共同愿望。赵厚麟建议,应健全互信共治的数字规则体系,倡导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数字合作理念,以更好地平衡发展与安全、创新与监管、国家主权与国际合作的关系。
“近年来,中国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等,为全球互联网空间治理提供了范本。为制定全球数字规则提供了重要思路,为建立基于规则的国际数字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期待各国在互信的基础上深化对话、凝聚共识、协调行动,共同推动全球数字规则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赵厚麟说道。(哈建伟)
编辑:康婧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