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兴 重庆市綦江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立足政法职能,着眼“安全”问题,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重要工作平台。近年来,重庆市綦江区持续推动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实战化运行、实效化提质,夯实平安稳定根基,筑牢基层治理底座。
今年,中央政法委及重庆市委政法委相继组织召开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对进一步做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方法路径。我们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工作要求上来,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质效和平安綦江法治綦江建设水平,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綦江力量。
一、聚焦“三个坚持”,明确规范化建设正确方向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是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要立足平安建设及社会治理新需求,聚焦“三个坚持”,赋予其清晰的功能定位,明确其建设的正确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发挥综治中心平台优势的根本保证。要以更高站位理解和把握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平安建设“一把手”工程,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党委政法委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作用,有关单位要加强对下业务指导,形成“党委主导、政法统筹、部门协同”的工作体系。
坚持法治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综治中心规范运行的重要保障。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推动各入驻部门按照法定途径依法履职,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把各种矛盾纠纷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化解,加强“一案一码”追踪,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从根本上实现定分止争。
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聚焦社会关注热点、群众普遍需求,创新群众参与的激励机制,积极拓展参与渠道,发挥好联席会议、民意恳谈等平台作用,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最大限度集中民智、激活民力、凝聚民心。
二、破解“三个难题”,夯实规范化建设基层基础
区县综治中心更加贴近群众,必须明确自身职能定位,聚焦实体化运行质效,精准识别当前制约综治中心效能发挥的关键症结,破解难题、精准发力。
破解“空转”难题,确保实体运行。按照入驻方式要“活”、职能发挥要“实”、内部管理要“严”的理念,系统性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资源力量,采用“常驻+轮驻+随驻”的方式,通过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强化协同、优化流程,建成集接待、受理、调处、回访于一体的实体化、实战化综治中心。同时,指导镇街以自建、改建、统建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基层平安法治力量进驻中心,“一站式”提供政策咨询、矛盾纠纷调处等服务,真正解决群众多头跑、上下跑问题。
破解“数据孤岛”,强化科技赋能。按照“线下分设、线上一体,相互联动、全面融合”总体要求,严格落实综治中心与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贯通融合、一贯到底的要求,通过基层智治体系,做好风险点位落图,持续贯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重点人群服务管理等应用,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风险全量问题库,定期发布平安稳定指数。积极利用AI等技术分析、识别、预测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风险,以“智”助“治”,让治理更智能、更高效。
破解“人才短板”,建强专业队伍。探索“专职+兼职+志愿者”模式,建立以政法干警、入驻单位骨干力量为核心的治理团队,有机整合社区辅警、综治专干、网格员等为专职队伍,汇聚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等为兼职力量,吸纳热心居民、退休人员等组成志愿者队伍,在综治中心的统筹下,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两大职能,常态化开展社区巡逻防控、风险隐患排治、矛盾纠纷调处、法治安防宣传等工作。
三、建立完善“三项机制”,发挥规范化建设实战效能
全面发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实效,核心是实体运行,关键是优化机制流程,要聚焦畅通上下指令、构建多跨协同机制、打破部门壁垒等需求,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优化办理流程、严格闭环管控,推动综治中心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
建立完善“上下畅通”指挥机制。按照区综治中心“中枢大脑”、镇街综治中心“实战支撑”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中心吹哨、镇街部门报到”中央处理器作用,统筹推进“多部门合一”,推行“门诊式”受理转办,有效为群众搭建自主选择、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平台,构建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通、执行有力的指挥体系,从而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建立完善“多跨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綦江处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渝黔合作联结点的区位优势,依托“大数据+铁脚板”模式,推动综治中心与治理中心联动融合。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风险决策联动机制,通过治理中心及基层智治平台,横向调度矛盾纠纷属事牵头部门,纵向督促属地镇街同步落实矛盾纠纷化解和风险稳控责任,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综合指挥体系。紧盯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智能研判形成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重难点问题清单,对苗头性问题提前预判和及早处理,确保问题快速响应、协同处置。
建立完善“闭环管控”督办机制。构建“登记受理—先行调解—风险研判—分类流转—跟踪督办—案结事了—总结分析”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办理时限和质量标准。针对复杂疑难事项,启动分级督办,强化协同倒逼,通过严格落实盯办、督办制度,确保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纳入平安建设考评重要内容,压紧压实各环节责任,确保综治中心实体化规范化高效运行。
编辑:康婧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