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宜兴检察监督消除换电柜安全隐患

2025-07-27 06:29:4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许瑶蕾

□ 本报通讯员 叶苏哲

“隐患清除了,我们心里也踏实了!”近日,江苏省宜兴市某小区居民王阿姨在检察机关开展“回头看”工作时,握着检察官的手欣慰地说。这背后是宜兴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监督,消除小区周边电动车换电柜安全隐患的暖心故事。

2025年年初,宜兴市检察院通过“12345+检察”联动机制,发现一小区底层车库内,私拉电线布设的换电柜未配备任何消防措施,一旦发生电池爆燃,将严重危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换电柜安全隐患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针对换电柜点位分散、传统排查效率低下等难题,该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创新运用“数据赋能”办案模式,通过分析研判主流换电App信息、“12345”市长热线举报数据及外卖骑手活跃区域等线索,进行多源交叉比对和电子地图标记,精准锁定首批风险点位,破解了传统排查的瓶颈。

经对主城区23个换电柜点实地调查,办案人员发现一系列突出问题,部分点位的电动车换电柜选址布设过于集中,且紧邻生活区域,周边堆放易燃物,存在违规提供超标电压电池、线路敷设不规范等安全隐患。相关行政机关在消防安全监管方面也存在履职不到位问题。

2025年3月,该院依法向相关责任部门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详细列明问题隐患、法律依据及整改要求。相关责任部门高度重视,通过迁移不当点位、清除易燃杂物、规范柜体间距、下架超标电池等措施,消除安全隐患14处,及时化解了居民身边的风险。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监督不能止步于个案。”该院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排查暴露出换电柜行业存在“换电柜布设主体构成繁杂、部分主体安全意识不强、行业源头规范指引”等亟须加强系统性风险治理难题。

为从根源上推动此类问题解决,该院向相关监管单位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从宏观层面完善制度、压实各类布设运营主体责任,提升系统治理能力,实现“抓前端、治未病”的治理目标。同时,督促相关单位开展辖区内同类设施全面排查整治,建立日常巡查、动态监管、隐患上报处置等长效管理机制,并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在更广范围防范化解风险。

“此次专项监督通过‘数智排查+精准建议+延伸治理’的方式,以‘我管’促‘都管’,用法治手段保障新业态健康发展,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宜兴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志钢表示,检察机关将持续聚焦民生领域风险隐患,以精准监督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