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从“忧居”到“优居”,他圆了安居梦

2025-07-27 06:27:4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本报记者 申东

记者近日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蓝邦海悦府小区看到,植被郁郁葱葱,流水潺潺。对于家住小区二期的老李来说,一年前,他还忧心忡忡。“以前小区草坪枯黄、路灯常坏、垃圾堆积,不少住户都搬走了。自己也常被老伴埋怨——当时咋想着买这个小区的房子?”回想起一年前的情形,老李记忆犹新。

作为老住户,老李亲历了小区命运的一波三折:他买的房子是一期项目,却因原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而烂尾。2021年,银川某置业公司接手该项目并继续开发建设二期和三期工程。但好景不长,该公司因拖欠某建设公司5237万元工程款成了被执行人。

正当各方忧虑新项目会不会重蹈一期覆辙时,老李的生活迎来了真正的转折点——永宁县人民法院创新工作思路,成功化解了该案件。

永宁法院执行局深入研判银川某置业公司涉及的案件后发现,若按传统方式查封拍卖这些处于未完工状态的房屋,其价值将因未达到交付标准而大打折扣,不仅可能无法偿清债务,更会彻底压垮企业,导致整个项目彻底烂尾,亦使包括老李在内的众多已购房业主权益严重受损。法院在梳理该案件时,精准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二号司法建议”要求,与某置业公司及各方反复沟通,决定采取“活封活扣”的创新思路破局。

如何才能真正盘活资产?永宁法院牵头,创新引入“四方监管账户”机制:联合永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银行、银川某置业公司共同签订《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协议》,选取约80套优质待售房源进行“活封”——在严格的监管下,允许置业公司继续销售。

核心规则是“销售一套,解封一套”。在网签环节,银川某置业公司必须提供首付款打入监管账户的银行凭证,剩余房款须全部进入监管账户,由银行实时监控流水并同步报送法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实现穿透式监管。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定期核验银行出具的按揭贷款放款凭证。监管账户收到售房款后,申请执行人凭资金入账凭证向法院提交解封申请——经法院裁定解封并向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后,解除相应房源限制,并向申请执行人发放资金。

法院的这项创新机制,效果立竿见影。自2024年7月“四方监管账户”模式运行以来,短短数月,78套监管房源成功售出,2176万元售房资金安全有序注入监管账户。这个金额,远高于将这些处于未完工状态房产整体拍卖的预期价值。更重要的是,“活水”盘活了企业:银川某置业公司得以继续经营,项目持续投入建设并最终完工。

资金活了,小区也真正“活”了过来。随着法院案件的创新性化解和资金注入,小区改造升级全面推进,整体环境焕然一新。

去年9月,老李抓住机会,置换了二期的新房,推开窗户后的满眼绿意和舒心环境让他无比满足:“这才是理想的家园。”

从忧居到优居,老李的安居梦圆,是法院创新执行、盘活困境项目结出的民生硕果。“四方监管账户”模式,不仅高效兑现了申请执行人的债权,更精准守护了困境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强力保障了“保交楼”的民生目标,显著提升了整个小区的居住环境,最终惠及了众多像老李这样的普通业主。


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