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砺剑深蓝“兵专家”

记海军某护卫舰支队资阳舰一级军士长马少利

2025-07-23 06:19:4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刘礼鹏 林庆港

作为东部战区海军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团成员,连日来,某护卫舰支队资阳舰主炮区队长、一级军士长马少利走进东海一线部队作巡回报告,为官兵讲述自己从舰炮专业“门外汉”成长为“兵专家”的奋斗历程。

前不久,资阳舰解缆启航,赴某海域开展实弹射击训练。碧海蓝天,战舰列阵。一声急促的警铃声骤然划破海空宁静,马少利如离弦之箭冲向战位。

瞄准、锁定、击发,“轰!轰!”烈焰喷涌,炮弹出膛精准命中目标。

令人惊叹的速度与精度,是马少利27年如一日,向战为战、精钻细研的缩影,更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精武强能、矢志打赢的生动写照。

新训那年,马少利参加某型主炮专业比武。他和战友并肩作战,在比武中夺得团体第一,获得优秀士兵荣誉。

下连后,马少利本以为能分到主炮,没想到却被分配到某导弹护卫艇担任高射机枪手。与心爱的主炮专业擦肩而过,没有改变他对主炮的痴迷。他一边熟悉本职工作,一边观察学习。看久了,他看出点儿门道:“主炮兵放着电动射击不用,为什么总是选择原始的手摇操纵?”

“电动故障率高,坏了你会修吗?”当时的主炮班班长一句话把马少利噎了回去。他这才意识到,为了避免故障,采取手动射击几乎成了惯例,这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射击提前量和射击精度。

马少利没事就和主炮班战友学操作、练技能,软磨硬泡要来一张主炮系统电气分布图,厚厚一本笔记本被他写得满满当当。一年后,他如愿转岗成为主炮兵。

在一次实弹射击考核中,趁班长休假,马少利极力向艇长建议采取电动射击,并立下“军令状”:“出了问题,拿我是问。”在此之前,他们实弹射击经常“剃光头”,当时的考核标准是命中一发即为合格。马少利交出的答卷,是命中8发。

“装备就像不会说话的婴儿,你要学会照顾它,读懂它。”自那之后,他拿着图纸和说明书对照实物一点点“啃”。从认识一张电路图到熟练掌握各型舰炮结构原理,他利用所学精心维护装备,最大限度降低故障率,最终成为行家里手。

“战场上,炮就是我,我就是炮。”这是马少利的战位哲学。

当部队迎来小艇换大舰,面对国产新型舰艇上更先进的舰炮系统,马少利作为首批接舰舰员如饥似渴地学习。他拿着图纸反复研究,发现某系统设计存在改良空间后,向厂方提出多项革新意见,其中8项被采纳。他提出的“舰炮防水改进措施”被研究所采纳;创新研究的“快速瞄星法”,将校准时间从两小时缩短至半小时,被上级推广。

2017年某舰入列,马少利任舰炮班班长。入列不到一年,就奉命参加海军舰炮实弹射击竞赛性比武考核。

马少利带着全班从基础工作做起:查弹药、捅炮管、拆炮,查机械部位每个零部件、查电气设备每条芯线,分析每发弹着数据……考核结束,该舰实现首发命中,成绩位列参赛各舰第一。

入伍27年来,马少利先后在4型舰艇、6型舰炮岗位工作,每次维修都会记录在册。他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环境等因素进行梳理归纳,写下15万字学习笔记,记录40余万条数据。

为摸清主炮射击规律,马少利抓住每次实射机会。27年来,他打出上万发炮弹,几乎每一发他都进行精细的射后分析,累计分析几十万条实弹射击数据。舰炮随舰体摇摆的幅度、炮膛内发射药膨胀的细微速度、炮弹出膛后在风向风速影响下弹道变化的角度都是马少利研究的重点,舰炮首发命中率和射击效能因此不断提升。

舰炮发射可控时间极短,反应速度关乎胜负。马少利总结出“响、连、准、快、稳”的操纵“五字诀”,不仅追求打得准,更要求修得快。他常说:“假如战争来临,我要让我的每发炮弹都长上眼睛,首发命中,发发制敌。”

在马少利看来,团队强才是真本事。他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无论是本舰战友,还是其他舰艇、院校、工厂同行,只要有人向他请教,他都耐心解答。深夜接到求助电话,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

为了将这些技术传授给战友,马少利萌生编写一套适合舰员使用的专业教材的想法。

700多个日夜,马少利对着电脑自学软件画图、撰写文字。最终,《某型舰炮电气原理与维修》《某型舰炮日常维护与常见故障排除》相继完成,极大提高了装备使用效能。前者作为“军队重点建设教材”被海军某大学采用,并作为海军统编教材出版。

“目前,支队大部分枪炮专业骨干都是我带的兵。”马少利言语中透着自豪。20多年来,他培养出多名技术骨干,分布在各个舰艇,其中多人担任舰艇长、成长为高级军士。


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