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为企业全周期提供高品质法律供给

银川法院以司法提质增效优化营商环境

2025-07-21 06:55:1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 本报记者 申东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两级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司法实践中,为企业全周期提供高品质法律供给。为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合同纠纷,推行“买卖合同一件事”改革,平均结案时间缩短54天,实现“办案提速,企业减负”;当企业被申请执行时,文明善意执行涉企案件,“活封活扣”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当企业履行被执行义务后,对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和企业进行信用修复,鼓励失信主体重返市场;成立清算与破产审判庭,打造“四位一体”破产审判格局,高效审理了多起在全区有影响的案件。

一件事改革提振信心

近日,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法院调处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在法官张瑛的引导下,一起长达6年的纠纷高效完成调解,成功督促履行。

王某经营的汽车修理厂多年来一直在李某处购置机油,双方因此产生业务往来。然而,王某并未及时就其所购置的机油付清价款,虽口头承诺了还款日期,但未按约偿还。李某多次催促,王某却接连以各种理由推诿拒付。无奈之下,李某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其偿还欠款。

按照今年年初西夏区法院启动的“买卖合同一件事”试点方案,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涉及“调、立、审、执”四个环节,而“买卖合同一件事”就是要求法官在办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统筹兼顾每个环节,实现“快调”“快立”“快审”“快执”。

为此,承办法官张瑛精准把握双方感情契合点,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帮助双方搭建沟通桥梁。经过法理、人情、利益等多角度的综合说理,双方当事人都决定再相信对方一次,案件最终成功调解。

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高卫国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买卖合同一件事”改革试点推行以来,试点法院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调解率为40.7%,平均结案时间缩短54天,办案效率更优,当事人维权成本大幅降低。

诚信修复正向激励

近日,金凤区一家建筑公司在接洽一重点项目时被告知存在失信记录。由于企业日常对各种失信信息疏于管理,修复时限较为紧迫。如修复不及时将直接影响企业承接资质。

“法官,能不能先解开账户,欠下的工程款后续分期偿还。”该公司负责人和律师找到金凤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刘云涛。

刘云涛协同各执法部门,推进各领域信用修复工作的开展,为企业优化发展纾困解难。两周之后,该企业申请通过系统审核,成功移出“黑名单”。同时在信用修复“诚信红利”的助推下,该公司配合法院履行了部分案涉金额。

金凤区法院通过建立执行前端惩戒预警工作机制、执行过程中针对性提出司法建议、出具信用修复证明书等方式,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诚信修复工作,帮助企业在政府采购、行政审批、政府扶持、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融资信贷、招标投标等方面放下包袱、重新出发,恢复生产经营活力。

近年来,银川市两级法院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颁发信用修复证书,依法依规让已履行义务的市场主体有序退出失信名单,进一步恢复市场主体商誉。两级法院已完成对2752家涉诉企业的信用修复工作。

破产案件高效审结

“你看这起破产重整案件,只花了40天就办结。”7月5日,银川中院民二庭法官杨远慧从系统中调取出一起债权债务关系相对明晰、案涉各方配合程度较高的案件,“这起案件的快速完成,得益于我们引入预重整制度,充分发挥衔接庭外重组与庭内重整的桥梁作用,节约了程序成本和司法资源,不仅提升了整体债权清偿率,也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各方共赢。”

这是银川中院畅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推进涉企案件繁案精审、简案快审、类案专审,缩短审理周期,实现快立、快审、快执的缩影。

“去年5月,银川中院正式成立清算与破产审判庭,组建由2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组成的专业化破产审判团队,成员平均审判经验超过10年。今年上半年,共受理破产类案件56件,包括以往的积案目前审结57件。通过繁简分流机制,对复杂案件精细化审理,简单案件平均审限大幅压缩,鸿泰石油等僵尸企业快速出清,恒意纤维等危困企业重获新生。”近日,银川中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某上市公司重整案中,通过引入国企投资人,实现资产盘活与超额清偿,普通债权人清偿率从清算状态下的7%提升至30%以上,成为全国破产审判典型案例。

据了解,银川中院率先建立自治区首个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通过协调公积金中心、人社部门,为破产企业职工补缴社保、公积金,保障民生权益,同时设立破产费用专项资金,积极支持“无产可破”案件办理,对此类案件给予资金援助,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

“法院对无经营价值企业快速出清,对具有重整价值的企业适用预重整程序。创新财产处置方式,采用‘活封活扣’措施,允许企业继续经营。”该负责人介绍,银川中院完善管理人选任机制,通过竞争方式选聘全国优质中介机构,在某关联企业合并重整案中,从22家竞选机构中择优选定管理人,推动案件高效审结。

近年来,银川中院通过“清算转重整”程序,成功挽救一家房地产公司,保障400余户购房者权益;“墅城”“润恒城”等烂尾项目成功重整,燕宝钢材市场、德丰大厦等实现平稳过渡。引入29.95亿元投资款化解了全区大型光伏电站经营危机,帮助“危机”企业寻“新机”,实现了破产审判从“个案突破”到“类案规范”、从“被动处置”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编辑:韩煜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