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范天娇
“程警官,我们家有了二宝,现在是一家四口了。”前不久,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经开分局锦绣派出所社区民警程玙璠收到辖区居民李燕的报喜信息。在该所“一站式”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的持续帮助下,李燕与丈夫解开了因家庭琐事积下的矛盾,日子越过越甜。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2024年9月10日,锦绣派出所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正式揭牌,是全市公安机关首家“一站式”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维权工作站由3名女警、3名妇联专干和4名公职律师担任维权团成员,“一站式”提供“法律咨询+心理援助+调处帮扶”的专业性复合型服务。由社区警务队和治安案管民警组成维权专班,选派1名经验丰富的女警担任维权专干,全程负责涉敏感警情的跟踪处置,并吸纳有专长的“义警”、社工参与,开展跟踪查访、关爱帮扶等工作,共同织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网。
因丈夫找工作屡屡碰壁、敏感多疑,韩玲与丈夫多次吵架报警。面对失意的丈夫和年幼的两个孩子,韩玲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程玙璠了解情况后,立即联动社区、妇联工作人员和律师,一边为韩玲开展心理疏导、缓解压力,一边为夫妻俩化解纠纷,解决实际难题。在维权工作站的帮助下,韩玲在附近工厂找到一份有“弹性”的工作,丈夫也成功就业,目前家庭经济状况逐渐稳定。
“每天接送孩子、上班两不误,我感觉生活重新有了光。”韩玲动情地说。
在“一站式”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的背后,高效运行着一整套闭环工作机制。“我们建立排查预警、源头处置、跟踪回访、重点帮扶等工作机制,推行涉妇女儿童警情快速响应、‘日清月结’,落实风险警情派单制和‘一案三推’制,将警情同时推报同级妇联、综治中心和属地村居,并按接警频次、案件性质、群众诉求,建立‘接警建档—分类处置—联席研判—跟踪回访—结案评估’工作流程,做到求助即理、纠纷诉调、案件快办。”经开公安分局党委委员、锦绣派出所所长方伟说。
锦绣派出所还开辟“7×24”小时“维权直通车”,对接报的妇儿警情和求助,由派出所值班所长跟进调度。对涉家暴风险不放心、不托底的家庭,建立“一户一档”,由社区民警、维权专干会同妇联及居委会持续工作,直至稳控闭环。“在成立维权工作站的基础上,我们在3大社区服务中心、38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设立‘维权分中心’‘校园观察哨’,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管控。”锦绣派出所副所长黄岑说。
据介绍,自去年9月实体化运转以来,锦绣派出所“一站式”妇女儿童维权站跟进处置妇儿警情1010余起,平均处置周期同比缩短35%,重复报警率下降42%,调处钝化率达100%。
近年来,经开公安分局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核心,强化部门联动,探索走出多条妇女儿童维权新路径。莲花派出所打造“心莲心”品牌,联合社区在小区凉亭、物业大厅等设立32个“莲心驿站”流动维权点,组织民警、律师就地开展调解工作,并建立家暴警情联妇联、单亲困境联社区、未成年人案件联学校“三必联”机制,每周组织民警、妇联、网格员开展入户走访,每月召开评议会优化流程,形成受理、处置、反馈工作闭环。今年,该所已收集解决群众诉求120余件,就地化解纠纷286起。
高刘派出所辖区水域达904处,数量为全市之最。面对艰巨的防溺水工作,该所构建“所长统筹、分管主抓、民警包片”的核心责任链,打造校园宣讲、线上推送等多维宣传矩阵,对辖区水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本清单”,开展立体化巡逻防控,联动教育、水利等部门合力拓展校外安全活动空间,形成“警地融合、宣传全域、排查动态、巡防立体、共治多元”的“五位一体”工作格局,2021年以来连续多年实现辖区零溺亡。
“我们在分局层面成立了‘平安经开’女警宣讲团,从校园欺凌、维权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向广大群众特别是妇女儿童群体宣讲安全防范知识,今后还将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呼吁更多力量参与进来,把保护触手向基层延伸,维护‘她’权益,做好‘护苗人’。”经开公安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吕晓燕说。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编辑:王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