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今年是“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九周年。九年来,中国对该“非法裁决”不接受、不承认的立场得到了100多个国家的理解和支持。系列报道《南海仲裁案:历史与现实》试图从历史法理、国际政治和海洋保护等不同维度,揭开这场政治闹剧背后的真相。7月12日,我们首先要来看“南海仲裁案裁决”是否经受得起历史和法理的检验?
2016年7月12日,应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做出所谓“最终裁决”,否定了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然而长期致力于南海问题研究的学者指出,事实上,80年前二战胜利后,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条约便已确认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地位。
中国南海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所所长丁铎称:“根据中国、美国、英国签署的《开罗宣言》以及后续的《波茨坦公告》所确立的领土主权,日本侵占的领土主权要归还中国的原则精神,中国政府在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收回了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菲律宾逐步地侵占和窃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这个历史事实。”
然而侵占和窃占来的岛礁,菲律宾却企图假借解释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名,来固化其非法侵占结果,继而否定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只不过,专业人士都不难发现,无论是在法律解释和适用,还是事实认定和证据采信上,南海仲裁案裁决的谬误都不胜枚举。
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舒立赫法学院名誉院长菲利普·桑德斯称:“仲裁庭对一个本不该行使管辖权的争议行使了管辖权。我认为仲裁庭存在错误,它在仅有一方参与的情况下推进程序,这导致事实认定错误。”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教授雷筱璐称:“从仲裁庭的解释,比如说它认为居住不是说一个普普通通的居住,要有一定‘标准’的居住,那么按照它所说的这种‘标准’,就连美国的威克岛、贾维斯岛这些岛屿都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
越权管辖、偷换概念、重设标准……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仲裁裁决是怎样通过的呢?这或许要从南海仲裁案的始作俑者和幕后推手说起。
丁铎称:“菲律宾在仲裁庭推进诉求、包装诉求方面也是使用美国的律所,裁决出炉之后,美国政府在背后支持菲律宾单方面的挑衅举动,包括一系列的所谓的‘航行自由活动’,包括联合巡航巡逻,其实事实上都是为坐实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来背书。”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法律系教授萨拉瓦蒂·马特·巴西尔称:“我们始终相信,这是中国和东盟之间、我们区域内的事情,让中国和东盟自己解决,我们不需要任何干预。但是,美国进入太平洋地区的方式让某些国家感到相当不安。而且,美国帮助菲律宾这个事实使得局势变得更加严峻。”
回首裁决出炉后9年时间里起伏不定的南海形势,显而易见的是,裁决并没有也绝无可能给南海带来和平与安宁,反而成为中国与有关当事国管控海上摩擦的巨大障碍。在九周年之际,国际上的专家学者再次纷纷呼吁,任何外部势力都应停止干涉南海事务,交由直接当事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
编辑:高弼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