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沿聚焦
本报讯 记者蒋安杰 5月23日至24日,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重庆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十五五’期间中国法治发展与法学期刊建设”。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振江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会长、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文显出席会议并致辞。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重庆市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何国锋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二级巡视员王伟国出席会议并宣读有关批复,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辑黄文艺出席会议并作研究会工作报告。
王振江指出,法学期刊是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法学期刊研究会要加强法学期刊办刊方向的政治引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重要致信精神。要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理论体系、实践伟力、国际传播的研究,加快推动理论研究成果向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要运用好“两个结合”这一最大法宝,提炼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观点、理论,加快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法学研究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提供理论支撑。
张文显指出,要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坚决抵制法学领域的学术不端,防止法学期刊界的学术腐败。要加快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分学科分板块研究、学术化学理化研究、独创性原创性贡献研究、集成化体系化研究、转化性应用性研究,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贯彻落实和丰富发展。要提炼标识性概念和原创性理论,并将其融入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之中,形成以中国原创理论和自主知识体系为核心和底座的中国特色法学体系。要增强包容性学术导向,进一步对法学各学科、各领域、各群体公平开放,构建更加公平、更加民主的学术评价体系。要引导各法学期刊提前谋划、提早研判,紧密围绕“十五五”期间法治建设的新趋势新特点进行选题策划和组稿约稿。要积极推进符合研究会特点和规律的组织体制、工作机制、运行方式创新,不断提升研究会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会议宣布设立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聘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原会长、中国法学杂志社原总编辑张新宝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其他9名同志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会议还对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进行了增补。
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法学研究》副主编谢海定主持主旨发言环节。研究会副会长、《法学评论》主编秦前红,研究会副会长、《法学》主编胡玉鸿,研究会副会长、《清华法学》主编黎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法学部主任李树民,《政法论坛》主编霍政欣,《当代法学》主编曹险峰围绕会议主题作了精彩发言。
在分议题平行研讨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0位期刊负责人、编辑和专家学者围绕“‘十五五’期间中国法学期刊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研究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学期刊办刊中的应用”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
编辑:康婧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