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全国首部省域《安徽数字法治发展报告No.1(2025)》蓝皮书发布

2025-05-27 15:00: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光明

5月27日上午,《安徽数字法治发展报告No.1(2025)》蓝皮书发布会举行,这是我国首部省域数字法治蓝皮书。安徽大学校长孙长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冀祥德,安徽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黄世斌出席会议并致辞,安徽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海燕主持发布会,蓝皮书主编程雁雷教授介绍了创研情况。

《安徽数字法治发展报告No.1(2025)》蓝皮书以数字中国战略为引领,聚焦数字化转型驱动法治现代化的时代命题,系统呈现安徽省的创新实践与前沿探索。全书采用“总分报告+典型经验篇”的编排结构,既立足宏观视角梳理数字法治生态构建的整体逻辑,又以数字执法、数字政务、数字法院、数字检察等细分领域为切口,深入解析数字技术赋能法治的具体路径。作为全国首部省域数字法治蓝皮书,该书首次完整勾勒数字技术与法治深度融合的创新图谱,通过翔实的数据与鲜活的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同时以战略思维洞察未来趋势,为全国贡献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效能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样本,以前瞻视野提出数字治理生态构建的“安徽方案”。

孙长银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智库系列)”《安徽数字法治发展报告NO.1(2025)》蓝皮书发布会上致辞时说,近几年,安徽大学着眼教育强国、强省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学术至上、以本为本、贡献一流,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学校紧扣法治安徽建设需求,积极发挥法学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办“数字法治”省级微专业,与省司法厅共建安徽法治研究院,与科大讯飞共建“智慧司法涉外法治数据库”,深度融入安徽创新法务区建设,为全面依法治省培养了卓越人才、提供了决策咨询。在此背景下,程雁雷教授领衔主编的《安徽数字法治发展报告No.1(2025)》正式发布,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必将为法治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未来继续推进法治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深化数字法治研究,积极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数字法学理论体系;优化“一体两翼”培养模式,着力打造数字法治人才培养新高地;共建数字法治研究联盟,与沪苏浙高校实现案例库、专家库与政策建议的跨区域共享,助力构建数字治理生态的“长三角范式”。

黄世斌在发言时说,这部蓝皮书是安徽省首部系统研究数字法治省域实践的标志性成果,是全国范围内首次以省域视角全景呈现数字技术与法治深度融合的创新样本。省委、省政府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出台《法治安徽建设规划(2021-2025)》《安徽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等,推动数字法治政府、智慧法院、数字检察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部蓝皮书理论创新性,本书首次构建省域数字法治发展的分析框架;实践示范性,书中收录的“5G+庭审”量子加密技术应用、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数字检察法律监督平台等案例,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安徽经验”;战略前瞻性,直面数字技术赋能法治的挑战,提出数据要素市场法治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协同等策略,为未来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科学路径。希望学术界以这部蓝皮书的发布为崭新起点,深化理论研究,勇攀学术高峰,完善制度供给,筑牢法治根基,强化协同共治,凝聚发展合力,将“安徽方案”转化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共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法治新格局。 

程雁雷说,数字法治建设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命题下的时代主题。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要素深度交融,数字场景多元迸发,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提供了新动能、新路径。从中央到地方,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环节,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同向而行,积极促进数字技术与法治建设的深度融合,推动治理模式的系统性变革,以数字法治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逐步形成了数字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的新型治理形态。《安徽数字法治发展报告No.1(2025)》蓝皮书是全国首部以“数字法治发展”命名的蓝皮书,具有多重价值。首先,从数字法治角度系统梳理安徽的数字法治发展进程,开国内省域数字法治研究之先河,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其次,展示安徽省在数字法治领域的积极探索,为其他省份提供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发挥其示范引领效应。最后,紧密贴合安徽实际,深入地剖析地方数字法治建设的现状与挑战,不仅为未来的安徽数字法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也为全国数字法治建设提供“安徽智慧”和“安徽方案”,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一个了解安徽数字法治发展的重要窗口。

编辑:康婧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