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我国生态环境法治迈入新征程

推动立法 升级标准 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2025-05-27 20:48:5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维 

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要发挥好法治的规范和保障作用。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在5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生态环境部推动生态环境立法,升级生态环境标准,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筑牢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法治根基。

立法取得重大突破,开启了生态环境法治的新阶段。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在我国的环境立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生态环境部全力配合立法机关推动法典编纂工作,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已初步审议了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其颁布实施对于碳市场运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有力保障和促进了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在积极推进中。在部门规章层面,生态环境部制修订了《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等六件部门规章,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标准持续优化升级,进一步筑牢依法治污的根基。生态环境部实施标准提升行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引领绿色转型。制定了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方案,环境质量标准工作方案,加速标准更新。截至目前,累积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3040项,其中现行有效2486项。

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守护绿水青山。加强顶层设计,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等单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的意见》。强化鉴定评估技术保障,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农田生态系统”“恢复效果评估”“土壤生态环境基线调查与确定”等方面的鉴定评估技术标准。案例实践的质效显著提升。自改革启动以来截至5月26日,全国已经累积办案约5.51万件,涉及赔偿金额超过330亿元,有力推进了美丽中国建设。

持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依法治污。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严把源头关,保障生态环境部文件合法有效。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便民为民,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加了互联网申请方式畅通渠道,增加了简易程序简案快办。深入了解申请人的真实诉求,加强调解,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严格依法办案,强化复议监督效能。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普法的针对性。

编辑:邢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