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李晓军
□ 本报记者 邓君
榕树下的“立法议事会”,让群众心声直抵立法机关;“小快灵”立法,精准破解化橘红(一种中药材)产业多元发展难题;区域协同立法促成“一张网一票通一座城”,加速广佛同城化进程……
近年来,广东省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目标导向,因地制宜制定修改了一批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体现地方特色的地方性法规,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
开门立法直通民心
“基层群众的声音被立法机关听到了,立法立到了广大群众的心坎上。”得知自己在“榕树议事会”上提出的建议被立法机关采纳,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直冲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卫强激动地说。
江门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何中林介绍,针对老百姓茶余饭后在村头巷尾榕树下纳凉闲聊的习惯,基层立法联系点建立“榕树议事会”,立法信息员在收集意见建议时,会把老百姓看不懂的“法言法语”转化成群众语言,老百姓在熟悉的场景下更能畅所欲言,双方把立法的意义和目的聊深聊透。
广东省各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平台,打通地方立法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传统风貌建筑,是城市历史的“存储器”,是建筑科技的“活化石”。在《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立法过程中,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在越秀、荔湾等9个区29个点开展调研,召开20余场座谈会征求相关单位意见。
同时,深入基层立法联系点和联络站与群众沟通交流,并利用智慧立法系统和“i履职”小程序收集各界意见。
多渠道倾听社会各界对法规的意见建议,广东各市实现了“庙堂之上”的立法转变为接地气、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实践。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河源地处粤东北山区,地形地貌复杂,暴雨灾害频发。河源市人大常委会以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作为“小切口”,推进《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立法。该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以来,凡有暴雨即启动应急响应,提前紧急转移群众,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广东省各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注重推进“小切口”立法,有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化橘红是茂名化州市的富民兴村产业,但存在产品质量标准不规范、溯源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化橘红产品的多元化发展。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对制度空白领域进行补充和探索,通过“小切口”对化橘红产品进行全链条保护、全过程监管。
从农村到城市,从民生热点到产业发展,广东各市都在以“小切口”立法回应群众关切。
制造业名城东莞,有电子、印刷等十多类上万家不具备单独建立废水处理设施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散布全市。东莞市探索以“小切口”精准立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东莞市零散工业废水管理条例》,给企业的零散工业废水找到“出路”,该条例成为东莞立法破解环境治理难点痛点、提振市场信心的生动实践。
立足实际服务大局
走在汕尾市城区马宫街道长沙村,海风拂面,咖啡飘香,游人如织,一幅“文农旅”融合发展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这是汕尾人大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立法的一个生动实践。
广东省各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一批解决当地实际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法规。从保护好一座山、一条河、一个湖、一类自然资源、一处文化古迹着手,一事一法,立一件成一件。
汕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李惠文介绍,汕尾以法治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制定出台《汕尾市乡村振兴示范带条例》,以发挥示范带的引领辐射作用为切入点,围绕规划、建设、经营、治理进行制度设计。
目前,汕尾组建了一批强村公司,探索多元运营模式,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培育出多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特色农业品牌集群;打造众多体验节点与展馆,吸引大量龙头企业和经营主体入驻,配套建设一批民宿、农家乐。同时,推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多个网红打卡点,推动乡村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
如今,示范片区活力尽显,彰显了立法护航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效。
区域协同相向而行
早上7点半,家住佛山市南海区的李女士准时踏上从桂城站开往广州沙园方向的地铁,她要在8点半前到中山大学站附近的公司打卡上班。“自从地铁广佛线开通后,广佛同城成为现实。”李女士说。
完善地方治理体系、提升区域治理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同立法意义重大作用明显。广东省各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更深层次、更多领域积极谋划、扎实推进协同立法合作,共同探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广东特色的协同立法模式。
其中,广州、佛山两市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以协同立法助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汕头、佛山、江门、梅州、潮州五市积极参与“1+N”省市粤菜协同立法;珠海与中山分别出台前山河流域协同保护规定,完成省内首个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协同立法项目……
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潮剧,深受潮汕地区群众欢迎。“在潮剧传承方面,潮州和汕头、揭阳三市形成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基础,以民间社会团体为支撑的潮剧保护、发展格局。”潮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庄瑾瑜介绍,目前,潮州、汕头、揭阳三市签订了《三市协同立法的合作协议》,稳步开展各领域协同立法工作。
广东以跨区域协同立法创新实践打破行政藩篱,通过区域间的紧密协作与同频共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能。
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