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激发民营经济组织创新活力 鼓励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为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2025-05-27 06:11:28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宣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

□ 本报记者 张维

民营经济促进法设立专章,对科技创新作出一系列规定,不仅明确了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还从公平竞争、资源共享、产权保护等多个维度出发,为民营经济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和保障。

这也是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一大亮点。多位企业家和专家都特别关注这一部分,认为相关规定为民营经济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支撑和保障。如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全国工商联知名企业委员会轮值主席陈东升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所说,“这对充分激发和保护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促进民营企业迈向新产业、发展新模式、获得新动能具有积极作用”。

激发民企创新活力

从第二十七条到第三十三条,民营经济促进法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明确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对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发挥数据赋能作用、加强技术应用与合作、鼓励人才培养使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作出规定。

近年来,在党中央方针政策指引下,民营经济组织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力量。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占比均超90%,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占比超80%,彰显了其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2024年,民营企业首次成为中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6%,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3个百分点至48.5%。以华为、比亚迪、大疆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5G通信、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领域已实现全球领先。

“回顾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经历了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的崛起之路。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模仿国外成功的商业模式,到自主研发创新,再到形成众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民营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引领了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进步的潮流。”陈东升说。

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所所长、研究员眭纪刚看来,为了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保护民营企业的创新收益,有必要通过法律形式为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灵活高效的创新生态、切实可行的创新服务。民营经济促进法可有效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和技术路线选择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助力跨越技术难关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实施,既是对民营经济过去科技创新能力的肯定,又是对民营经济加强未来科技创新的鼓励。

如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所说,民营经济促进法鼓励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参与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民营企业在以往发展实践中勇于创新、敢于‘啃硬骨头’,在一些领域已经走在国内外前列。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将进一步促使创新创业者加大研发投入,攻关技术难题,践行产教融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国家科创高质量发展。”

有了民营经济促进法,“未来创新发展不仅有‘底气’,更有‘心气’”。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鸿祎说。

360就是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周鸿祎说,民营经济促进法很多内容都直击民营企业“成长的烦恼”,可落地、可执行,是实打实的利好。“我们非常关注的科技创新部分,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当‘主角’、上‘前台’,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等,这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再落实、再细化,更是凸显民营经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生力军的作用。”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保春说,民营经济促进法专设章节支持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和数字化转型,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法律支持。法律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支持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和创业,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韩凤芹也对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公共研发平台和共性技术平台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支持其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牵头承担重大技术任务”表示赞同:“以国家战略为导向,推动科研资源、数据要素和产业链能力向民营经济组织开放共享。”这些措施有效打破了传统的资源垄断格局,成功构建了以“国家资源支撑+市场机制驱动”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助力民营经济组织跨越技术难关,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之中。

全国工商联青委会主席团成员兼秘书长、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作为科技型企业负责人,格外关注法律对于科技创新的表述。其中,提到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加强新技术应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应用试验,发挥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作用。“这意味着我们在探索人工智能边界、尝试金融数据流动等前沿领域时,可以少一些对于‘试错成本’的顾虑,多一些‘破界创新’的勇气。这些举措将推动民营经济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型,比如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民营企业的创新动能将得到更大释放。”

走好科技报国之路

东风已来,正是乘势而上的大好时机。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亮认为,广大民营企业作为经营主体,要借助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实施的东风,更加敢想敢干敢首创,真抓实干拼经济,发挥体制和机制的优势,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从一根弹簧到一辆汽车,再到如今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说起公司的成长,表示“完全得力于党和国家好政策的滋养,得力于各级政府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关怀与扶持”。要不负党和国家的关怀与厚爱,抢抓大好机遇,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扎根高端智能电动汽车主航道创新干、向上干,干出更高的贡献值。赛力斯将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钻研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创新与创造,为老百姓更美好的汽车生活,为实现汽车强国梦,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接续奋斗!

周鸿祎表示,“360将以更大的‘底气’、更强的‘心气’,走好科技报国之路,继续围绕‘安全+AI’双主线,发挥好自身核心能力,做好利国利民的事情,坚持在网络安全第一线持续深耕,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新产品新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民营科技企业的力量。”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将珍惜好政策,抓住当前科技转型窗口,积极用生物科技、数字AI科技,解决种源国产化和周期应对等卡脖子问题,为农业现代化作贡献,也让农业农村挑上“金扁担”。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更完善的研发体系,吸引全球顶尖的科研人才,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竞争力。同时,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让中国的运动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编辑: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