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张官辉:用“小纸条”撬动“大平安”的铁路警察

2024-05-05 08:45: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本报记者 赵志锋

□ 本报通讯员 冯文鹏 薛剑磊

“2月9日,检查端门锁闭情况,一切正常。”

“3月11日,检查重点部位、阴暗角落,一切正常。”

“4月1日,列车消防、安全宣传9次。”

一张张纸条、一个个日期、一串串数字、一件件工作……

你或许很难想象,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还会见到如此繁杂又略显“笨拙”的工作方式。但就是这一张张小纸条,却是铁警张官辉的“安全法宝”,守护着千千万万南来北往的旅客平安抵达。

张官辉是甘肃兰州铁路公安局武威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作为一名老铁警,他已在列车上“飞驰”了40个年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4月10日早上10时10分,张官辉准时到达武威南站,准备出乘7507次列车。

他和往常一样穿戴好装备在站台上例行巡视、与工作人员沟通,并将检查沟通情况写在一张小纸条上。

“张叔,现在科技这么先进,对讲机、手机多方便,您为啥还要写这种小纸条呢?”乘务员问。

“年龄大了,再加上前几年头部动过两次手术,记性有时候不太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张官辉说罢笑了笑。

2008年和2010年,张官辉先后做过脑积水和气颅症手术,两次手术下来,当时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明显感觉记忆力大不如前。但是站车巡视、安全巡查等工作必须严谨细致,于是他只好通过这一张张小纸条事事记录、时时复盘,保证更好地完成工作。

图为张官辉整理一天的工作“小纸条”。武威铁路公安处供图 

闲不住的“唠叨”乘警

“今天我出乘,有什么情况随时跟我通报一声。”张官辉每遇到一名工作人员,就会及时跟他们沟通交流情况。

“车站和列车上人多事杂,不发动大家的力量,工作起来会很费劲。”张官辉深知,列车治安安全平稳离不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群众工作理念,每一趟列车的平安抵达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7507次列车徐徐开动,驶出武威南站。这趟由武威南开往嘉峪关的列车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公益慢火车”,共有4节车厢,单程运行时间约9小时,平时乘客多以区间内通勤职工和沿线村民为主。

“大家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这位同志把你的手机、文件袋看好。”

列车开动后,张官辉开始在车厢内例行巡视。“这一趟列车值乘下来,至少要走十几个来回,还要不厌其烦地提醒旅客。”张官辉介绍,有些职工上夜班,下班后在火车上容易犯困打盹,就会给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我多唠叨两句,他们就能避免损失,这样我也踏实。”他说。

例行巡视完毕后,张官辉马上会同列车长和工作人员,对列车的消防器材和电气设备等重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这灭火器快到期该换了。”“车上的电气设备运行都正常吧?”每到一处重点部位,他都要嘴不停、手不停、脚不停地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及时写在小纸条上。

“慢火车”上的“安全招牌”

“张叔,快退休了吧?”乘务员小薛笑着问道。“还有一个多月,真有点舍不得。”张官辉一边笑着一边望了望窗外。

从警40年来,他和家人“聚少离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

“不管多大年纪,穿上这身警服就要为旅客服务。”令张官辉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2023年的夏天。

那天他正在例行巡视,发现一名大学生捂着胸口瘫坐在座位上。

“小伙子,你怎么了?”这名学生脸色发白,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

“我胸口闷,两眼发黑,头特别晕……”

“可能是低血糖,坚持一下我给你拿药!”情况紧急,张官辉迅速反应,当即从随身自带的急救包内拿出一小袋葡萄糖,用热水冲开让学生喝下。

几分钟后,这名学生逐渐恢复好转。“谢谢您,警察叔叔,多亏有您!”学生连声道谢。这名大学生不知道,张官辉随身自备急救药品的习惯已坚持了几十年。

几十年如一日,张官辉的名字已然成为这趟列车上的“安全招牌”。

4月10日19时44分,历时9个多小时,7507次列车在黄昏下驶进终点站——嘉峪关站。“大家注意脚下,带好随身物品有序下车。”随着最后几名旅客的离开,张官辉舒展了一下身体,“又一趟值乘平安结束了!”

列车南来北往周而复始,但属于张官辉的从警生涯却即将到站。“时间太快了,总觉得还没干够。”话语间,充满不舍却又斗志满满。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张官辉也同代代铁警一道,用忠诚和热血续写藏蓝荣光。 

编辑: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