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落地建设再提档,大湾区里满园春

2024-03-05 09:36:17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荣 李文茜 通讯员 王丹红 

五年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发布。2023年9月,香港律政司与广东省深圳市司法局联手共建《深度思维·大湾区法智汇客厅》两地政府部门交流与宣传平台,两地有关部门聚焦深港优势互补,探讨如何助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深度思维·大湾区法智汇客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进行主题策划,通过专业对话,以小切口推动湾区法治建设,促进湾区互联互通。每期由深港双方共同商定主题,并分别推荐参与嘉宾。 

在已经举办的四期当中,参与对话的两地政府官员各展所长,各抒己见,进一步凝聚大湾区法治“最大公约数”,助力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未来蓝图。 

各展所长,联合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规划纲要》中,“知识产权”一词,出现了23次之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深港地理位置毗邻,经贸交易密切,强化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成为引领大湾区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 

第一期,香港特区政府知识产权署副署长曾志深对话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军,助推深港联合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然而经济、法律间的差异与差距,使得粤港澳三地,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交流合作,应发力何处? 

李军介绍,深港知识产权合作具有良好的制度基础及合作条件。如今深圳在前海建立了国家级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50多项知识产权业务,可为香港创新主体提供全门类、全链条、一站式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香港是国际大都会和贸易及金融中心,也是国家境内以至全球唯一实行中英双语普通法的独特司法管辖区。”曾志深认为,香港可以结合大湾区所长之处和庞大的市场,背靠祖国,联通世界,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贸易。 

打通制度隔阂,共建国际商事仲裁高地 

大湾区内“一国两制三法域”,对高质量、多元化的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国际仲裁成为打通制度隔阂,推动形成统一商事争端解决标准的重要制度供给。

《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国际仲裁中心,支持粤港澳仲裁及调解机构交流合作,为粤港澳经济贸易提供仲裁及调解服务。 

第二期,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副秘书长杨玲与深圳国际仲裁院(SCIA)秘书长赵枫,分享了深港共建国际商事仲裁高地的探索。 

近年来,通过仲裁合作,共同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也早已成为深港双城法律界与工商界的共识。 

“两地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关键点,是要做好仲裁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将‘深圳+香港’打造为国际仲裁的亚洲首选地。”赵枫表示。2022年,SCIA受理仲裁案件总争议金额达1272亿元,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三”,其中涉外案件总争议金额达420亿元。 

杨玲介绍,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也把香港继续定位为“亚太区国际法律与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凭借‘一国两制’这一独特优势,香港能够继续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 

向“海”启航,加快建设航运强国 

《规划纲要》中,设立了单独章节,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明确“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大湾区内,“蓝色”的海洋经济,涌动着澎湃的动能。 

第三期,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副秘书长陈婉雯、香港海运及港口发展策略专责小组成员刘洋,以及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鑫,一起围绕深港航运合作展开了专业对话,解读深港两地整合港航优势资源的做法。 

蔡鑫认为,深圳航运业具有航运经济多元化、典型的外向型经济、辅助航运服务体系健全三大特征。“深圳与香港航运方面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在港口投资、港航产业发展等方面已经有了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陈婉雯提出,香港是全球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多元化的专业服务配套结合“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使香港得以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深港航运融合可以提升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物流效率和运输能力,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刘洋认为,航运业对于法律和规则的依赖性极高,融合还将促使两地在海事法律和规则方面加强合作,打造更加稳定和可靠的法律环境。 

优势互补,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规划纲要》提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并明确“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 

在现代社会,人才被认为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如何不断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为各行各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和动力,成为关键所在。 

第四期,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军军展开交流,探讨人才话题。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决定性因素。”何启明希望,深圳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以人才工作的主动,更好掌握创新的主动、发展的主动。

“放眼未来,深港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吴军军表示,期待后续两地通过分享完善就业政策、借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探索优化劳动法律法规三个方面,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就业、社会保障和福利服务。 

编辑: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