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人和树

2023-05-25 11:11:53 来源:法治日报社区版
分享:
-标准+

刘晓莹

如果以先来后到的次序来论,树无疑比人更有资格做地球的主人。树是先于人而存在的,其寿命也远远长于人。庄子《逍遥游》里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上古大椿或许是传说,但活在当下的千年古树却是活生生的例证,迎客松、轩辕柏、阿里山神木、三千年的胡杨……它们经风见雨、经秋度春,它们见证过岁月流逝、人事更迭,它们是穿越了时光隧道的证人,是再可靠不过的活的历史证据。

每个人的生命中至少有一棵树。像林逋那样梅妻鹤子实属罕见,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亲近一棵树,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或是亲手栽种,或是认养认种,或是在房前屋后陪伴,或是在街道村头相逢,或是捡过它的落叶,或是尝过它的果实,或是春天看过红杏枝头、香雪海,或是秋天赏过橙黄橘绿、红似火,有的人心里的秘密只肯对着一棵树讲,也有许多人、数代人梦里的故乡是同一株大槐树。

树木成活在土地上,也成活在文字里。在传世的经典里,有寄托离愁的“杨柳依依”,有隐喻不平的“郁郁涧底松”;有归有光惊觉已“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有鲁迅无聊枯对的后园两株枣树;有舒婷笔下站在一起的橡树与木棉,有席慕蓉诗中长在爱人必经路旁的树。被亚当、夏娃偷吃了果子的树,掉落的果实砸中牛顿的树,被华盛顿砍掉的树,一棵树与一个人的相遇,或早或晚,或喜或悲,或平淡或离奇,总会发生,也总在发生。有了人,才有了故事,而有了树,故事才格外生动而逼真。“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我们聪明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懂得从树的身上观照自身,而树总是默默无语地给予人类无限启示。

树的命在人的手里,而人类的命脉也在树身上。伐木的是人,越是长得好、能成材的树木,越是难逃被砍伐的命运,只有“不材得终其天年”。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百年都是漫长的岁月,而被砍伐只在旦息间。大自然有它自己的法则,适度的伐木是必须的,但过度伐木毁林,却必然会导致山荒、河断、洪水、干旱……一切天灾,焉非人祸?没有人,树能活得更久,而没有树,人是活不安生的。树木无言,没法做选择,能做选择的是人。

人与树木要和谐共生。有的树可以伐,但伐了要种,种给自己,种给后人,种给明天。不必庆功栽杨,更不必治病种杏、思乡植柳,只需在孟春之月,植树造林,哪怕“白头种松桂”,必定“早晚见成林”。而有的树是伐不得的,不但不能伐,还需要人去保护,比如迎客松、轩辕柏、阿里山神木、三千年的胡杨……以及数不过来的稀缺的、珍贵的、古老的、著名的树。

说到树,就不得不说一说秦岭。秦岭作为“中央水塔”已广为人知,但其“生物基因库”之称,知道的人就没有那么多了。水塔也好,基因库也罢,无不得益于秦岭茂密、丰富的植被。在秦岭的植被中,约有45.5万株至今存活的古树名木,它们是珍贵的活文物,是自然界适者生存的典范。

我是因为同事办理了秦岭古树名木系列保护案才对秦岭的树有所了解的。我的同事,陕西铁检机关公益诉讼条线的检察干警,自去年以来,上山进沟,历时数月,通过办案推动各方力量使秦岭南北麓十余个区县的12959株古树得到了保护,其中有名不见经传的野板栗群、野柿树群,也有闻名遐迩的树龄2600年的周至老子手植银杏、树龄1400年的西安古观音禅寺李世民手植银杏以及树龄1300年的蓝田王维手植银杏……

所谓传承大约就是这样吧,把祖先留给我们的珍宝无恙地传递给后人,同时也把我们在这传承中感受到的责任与喜悦无保留地传递给后人。

(作者单位: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

编辑:蒋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