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大周法庭走出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3-05-11 15:56:37 来源:法治日报社区版
分享: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战海峰

通讯员 李炏 谭佳

杉林如翡,鸟语花香,仲春之时,重庆市万州区大周镇的风景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

这欣欣向荣的景象,离不开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大周法庭近年来不断探索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打造的“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司法实践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人民法庭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司法保护带动产业发展

“过去长江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长江库岸生态,现在有了这片中山杉,既起到了固土护岸的作用,又美化亮化了环境,生态环境好了,游客也变多了,周边农户也容裕起来了。”大周镇书记周建红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2020年11月,万州区法院、万州区林业局、万州区大周镇政府联合制定了《关于共建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司法实践基地的意见》,共同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经科学规划及严密部署,大周法庭在大周镇长江沿岸500亩消落带上建设“三峡库区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林”,现已种植耐水湿、耐盐碱、绿色期长、树形优美的中山杉250余亩、3万余株。

在发挥示范林涵养水源、绿化库岸、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功能的同时,还因地制宜地将当地十里滨江长廊、主题文化广场、古红橘种植园与示范林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

如今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周镇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致富之路,现已建设民宿、农家乐、野炊自助站达50多家,配合晚熟的柑橘、特产蜂蜜、桂圆、枇杷,还有生态鱼、生态鸡、刨猪汤等等地方美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去年来大周镇旅游的客流量达到了20万人次,居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两万余元。”大周镇镇长屈卓材说。

大周镇的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其中,五土村入选“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和重庆市第三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名单,并获评“重庆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埔垭村获评“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大周镇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法治教育助力生态文明

在示范林持续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打造环境司法教育馆已提上日程。

自2018年启动法庭新址建设项目以来,如今大周镇已建成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的环境司法教育馆。建筑整体呈庭院式布局,错落有致,陈设庄重典雅,外观上融入大周镇美丽乡村建设风貌,成为江畔一颗亮丽明珠。

2022年12月,“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司法实践基地被确定为第二批重庆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这是重庆法院首个被命名的基地。

置身在馆中,就如同在环境资源的司法课堂上,教育馆将环境司法实践中涉及的180余种动植物、矿物标本与馆内花草绿植、山石林木等整体布局有机结合起来,以沉浸式、体验式为特色,通过观摩庭审、模拟法庭、法治课堂、活动参与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教育,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自教育馆建成以来,每逢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重要时节,大周法庭干警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组织植树、邀请学生现场观摩环境司法成果展。

“感觉这些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村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人们早就改变了观念,大家现在都认为保护环境才是长久之计。”住在附近的八旬老人如是说。

如今,随着到大周游客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村民参与到保护长江、植树造林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人人都成为了生态文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大周法庭庭长黄华表示:“作为基地的重要部分,环境司法教育馆将继续围绕生态修复的理念,‘结合山、水、草、林、动物、案例’等要素,将教育馆布置成为生态景观点及教育宣传基地,以法治教育助力生态文明。”

生态环保打造宜居乡村

为进一步发挥法庭形塑生态功能,大周法庭与当地党委政府、农委、林业、水务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实际问题,为法庭及示范林建设、周边环境优化、生态资源合理利用等提供有力保障。

万州法院集中管辖重庆二中法院辖区环境资源一审案件,为更好地参与环境资源司法,大周法庭还加挂“三峡库区生态修复法庭”铭牌,干警编入环境资源审判团队,兼办环境资源案件,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等活动,倾力打造滨江生态法庭,促进宜居乡村建设。

2022年8月,滨江生态法庭对被告人翟某某滥伐林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翟某某虽办理了林木采伐许可证,但翟某某未按采伐许可证的要求进行采伐,导致经济损失三万余元。

庭审结束后,法官给受邀参加旁听的各镇乡、街道分管政法的负责人及当地群众100余人解读了相关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提出法律建议。

大周法庭通过“巡回审判+现场普法”的方式,以贴近群众生活的鲜活案例进行普法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审判过程,既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一名志愿者在采访中提到:“村民因此会经常组织志愿者巡河,监督不文明行为,清理垃圾,对农家乐等经营业主进行宣传教育,保护环境不受污染。”

如今,司法保护示范林、环境司法教育馆、滨江生态法庭为主要内容的司法实践基地,已经成为“乡村法治打卡地”,持续发挥着带动旅游产业、助力生态文明、打造宜居乡村的功能。

编辑:蒋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