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春天的号令

2022-04-29 16:06:52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作者: -标准+

□ 马晓炜

作家苇岸说:“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的确如此,当第一声响彻长空的惊雷乍起,沉睡一冬的春天醒了。从此,她将以王者的姿态,号令自然界那些“欣欣然张开了眼”的臣民。

惊蛰,汉代以前称为“启蛰”。“蛰”是隐藏的意思,“惊蛰”则有惊醒蛰藏于地下生物之意。西汉《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从古人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春雷是惊蛰的标配,民间也有“春雷响,万物长”的说法,春天好像是通过滚滚的雷声,传递指令,指挥千军万马。

最先闻雷而动的是泥土中冬眠的小生灵。听到春雷的召唤,它们一个个慌慌张张,懵懵懂懂,睁开惺忪的睡眼。然后俏皮地伸伸懒腰,蠕动着瘦弱的身体离开酣睡的洞穴,贪婪地汲取天地的雨露,尽情地享受和暖的春光。“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宋代张元干的《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诗,就给我们呈现了自然界闻雷而动的景象:春雷响起,睡梦中的龙蛇、蚯蚓、虾蟆如同听到了春天的集结号,纷纷跑了出来。

其实,真正使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苏醒钻出洞穴,钻出泥土的,并不是那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的回升。民间就有“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的谚语。

小生灵都闻令而行了,那么积蓄了一个冬天力量的草木,当然也不甘示弱,按捺不住沐浴融融暖意的迫切心情,竞相生长绽放。你到田野里走一遭就会发现,到处是温暖的气息,随处是喷薄而出的春色,疯长的盎然春意,不知何时爆棚人间。你瞧,小草悄悄从地面、石缝、墙角冒出来,探出小脑袋,睁开小眼睛,左顾右盼,惊奇地打量着春天。竹笋拔出利剑,顶破松软如膏的土层,不断挺高自己攀登云天的梦想。枝上的桃花被春雷吓得一抖,一个个花苞儿舒展开来,挤挤挨挨露出甜蜜的笑容。而各种虫儿蝶儿的蹁跹加入,更让和煦的大地焕发了蓬勃生机,满目是草长莺飞,翠柳暖树,春泥惹烟……

惊蛰的雷声,惊醒的何止是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连猫冬的人们也被惊醒了,赶紧收起“红泥小火炉”,脱下厚重的棉衣,欢腾地走进田野、奔向春天。

从古至今,我国劳动人民十分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惊蛰的雷声,对农人们来说犹如催征的号角。唐代韦应物《观田家》中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农谚有:“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每到这个时节,伴随着润物细无声的绵绵春雨,空气变得清新醉人了不说,也缓解了冬日旱情,麦苗开始返青生长拔节,春播的作物,也要开始备耕了。在我儿时记忆中,到了惊蛰,村里男女老幼热火朝天忙碌在田间地头,有的平整冬翻的土地、有的给麦子油菜施肥、有的忙着修枝打叉……一幅繁忙的春耕图将寂寥的田野渲染得欣欣向荣。

“一声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惊蛰铿锵有力的雷声,是春天发出的一个号令,对我们而言,唯有以奋斗者的姿态、读秒的状态去耕耘,才能不负最美春光、大好年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委政法委)

编辑:梁成栋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