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杨松华:一份好的判决胜败皆服

2022-01-29 15:45:2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作者: -标准+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红旗 文/图

□ 通讯员 赵栋梁

“你静静地听,听世间那些悲欢;你默默地看,看穿了真相与谎言;你用心思辨,辨出了丑恶与良善;你写下公道,公道就在字里行间。”2013年3月,杨松华被任命为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审判员时,郑重地在日记中摘抄下这样的诗句。

杨松华浑身洋溢着诗一样的激情。每当写判决的时候,他都这样提醒自己,“判决对法官来说只是一起案件的终结,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他们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一份好的判决,一定要在察民情、通民意、解民忧的基础上法理明晰,这样才能胜败皆服。”

如今,担任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南曹人民法庭庭长的杨松华,是同事们公认的“办案标兵”“办案能手”,他所在的南曹人民法庭被评为全省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

开庭断案传递司法温度

在杨松华看来,法官于案件之中燃起点点光亮,为失望的当事人送去希望,也为迷失的当事人指引方向。

杨松华对主审的一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记忆犹新。

原告出生时,因医院的过错,导致其身体残疾,经鉴定为脑瘫,生活无法自理,需要终身护理。突如其来的横祸,让这个原本生活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父母为给其治病,四处寻医,欠下巨额医疗费用。

杨松华组织双方调解,原告的母亲听到被告的辩解时情绪一度失控。在司法鉴定及审理期间,原告父母每隔一两天就去法庭找杨松华,尤其是原告母亲,精神状态极不稳定,时而狂躁,时而悲恸。作为承办法官,杨松华非常体谅他们急于拿到赔偿款为孩子治病的心情,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引导他们早日走出误解和偏执,他总是停下手头的工作耐心倾听。

“有一次,原告的母亲在我办公室说着说着就嚎啕大哭起来。我能感受到,她为了儿子四处奔波,已经身心疲惫,到了崩溃的边缘。”杨松华回忆说,“那个时候,我没说一句话,认真听她把心里的苦和委屈都说出来。”

当时,杨松华手头的案件很多,一些同事劝道:“我们接待她吧,你处理手头的案件。”他摇摇头说:“我是案件承办人,你们接待她不合适,她也不会接受。谁碰上这样的事,心情也不会好,说话也不会好听。咱们要设身处地理解她。”

一次次倾听、一遍遍答疑,杨松华用自己的耐心与努力赢得了这位母亲的信任,当她最终拿到100余万元赔偿款时,激动得泪流满面,拉着家人当场为法庭干警鞠躬。

案件审结后,杨松华专程赶到涉案医院,就如何防范医疗事故进行座谈。他说:“我们法官办案靠天理国法人情,你们医院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职责,关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他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医护人员。

司法建议“把脉”企业司法需求

“目前,156家相关企业已有93家进行变更企业名称或注销,有40家承诺进行名称变更,其中18家出具了承诺更名的承诺函。”2021年9月28日,杨松华收到了河南知名企业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感谢信。

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发现,在全国范围内仅企业名称中使用“宇通”字号的就达1100多家,其中有156家企业在经营范围上和宇通公司高度重合,业务上构成不正当竞争,甚至有的以“宇通”的名义销售非宇通正品配件,严重损害了宇通公司的合法权益,对公司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针对宇通公司遇到的问题,南曹法庭联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与该公司品牌部、法务部人员开展专题研讨,结合判例,从维权依据和维权路径上,逐一给出司法建议。

杨松华说:“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家企业的经济实力、发展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人民法院提供司法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压舱石’,也是法官的职责所在。”

杨松华带领的南曹人民法庭成员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准高,除办理传统民事案件外,经上级法院授权,自2019年5月起管辖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金水区等7个区(市)诉讼标的额50万元以下的有关著作权、商标权纠纷的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及上述区(市)的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是郑州市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化审判基地之一。宇通客车、UU跑腿等众多知名企业都在法庭管辖范围内,仅2020年就受理并办结涉企业知识产权案1291件。

结合案例开展普法教育

UU跑腿就企业商标被侵权等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杨松华认真研究案情发现,既有涉嫌侵权人的问题,也有企业自身存在的一定问题,主要原因是对相关法律规定不熟悉。

杨松华带领干警深入UU跑腿走访座谈,并以专题授课的形式,结合相关案例对该企业品牌成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建议公司确保商标显著性和独创性,并建立商标监控体系、分层次维权。

“此次授课提高了我们的法律意识,让我们意识到商标保护的高度和力度还有待提升,我们将根据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发生一些难以处置的风险,采取预防为主的思路进行知识产权建设与保护。”该公司负责人说。

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杨松华,深知当事人不知法不懂法付出的代价。他对办案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总要通过巡回审判、公开宣判等形式,向群众以案释法,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

“我累点没什么,如果当事人因我的普法宣传,而不去做违法的事,避免了违法带来的风险,那就是对我的最好奖励。”面对因主动延伸司法职能不断增加的工作量,杨松华总是微笑着对同事们重复着这句话。

在杨松华办公室的墙角,放着一袋生花生。很多时候,他上午要开五六个庭,下午还要阅卷,错过正常饭点是常事儿。因长期的饮食不规律,他患上了胃病。“顾不上吃饭的时候,我就剥一把生花生吃,既能顶饱也能养胃。”他乐呵呵地指着花生说。

回顾这些年的法官生涯,杨松华有着这样的感悟:“这些纷繁琐碎的‘小案件’,却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人心向背所在。基层法官不仅要有丰富的法律知识积淀,更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善于倾听群众的声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做到头顶法律,心怀公正、心系百姓,才能对得起胸前的天平,才能对得起百姓的信任和重托,不管路走多宽、多远,回头时,初心始终。”

编辑:梁成栋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