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一个法官的“倔强”

2021-12-23 21:41:46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 -标准+

顺着梧桐成荫的马塍路5号,一拐弯,“公平公正”的绿植造型迎面而来。

2007年夏天第一次走进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场景,种在了张静静心田。“如果遇见那个25岁的自己,我会和她说:恭喜你,来对地方了。”张静静说,她原本计划毕业去做律师的,转念考入了法院,从事民事再审工作十几年,对法治事业的热情却一天比一天浓烈。

“去做一个

解决问题的法官”

在张静静的自我认知里,自己是个悟性低又忠实于内心想法的人:“每一个决定都要在过程中慢慢地、一点一点去领会,最终达到一个临界点——突然质变、开悟。”

关于职业选择,也一样:“其实原来没想当法官。”

2000年,未满18岁的张静静坐着火车北上,去中国政法大学读书。三十几个小时的火车驶向远方,盛满了少年人的热气腾腾。“内心十分自豪,那时我们号称21世纪第一批大学生,天之骄子。”回忆起来,她的眼神还带着少年的青涩。

在所有的高考志愿中,她全选择了法学院。“小时候看香港律政片比较多,受到很大影响。屏幕上那些精英律师,是我梦想中的样子。”

转变发生在读研的时候。

中国政法大学有个法律援助中心,校门口经常会有一些当事人、信访人,怯生生地问经过校门口的学生、老师,能不能帮他们看看案子,帮他们打官司解决问题。有一次,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老大爷拉住了张静静,给她看满满一手提包的资料:“能不能帮帮我?”

那天,张静静内心很受震撼,她想明白了:“我想去解决问题,去做一个能解决问题的法官。”

4000碗面条

张静静没想到自己读了7年法律、考入浙江高院,立志要来解决的问题,那么“小”。

来浙江高院工作的第一年,张静静被派到温岭市人民法院锻炼,直接来到司法的最基层前线,在新河人民法庭做书记员。新河镇是一个农业镇,经济并不发达,案件类型单一,主要是民间借贷和家庭纠纷,标的额不大,法律关系也不复杂。“当事人挽着裤脚来立案,为了几千元跟法官反复地‘磨’;法官去村子里送达,左邻右舍的狗吠个不停……感觉这不像我原本预想的法院。”

和预期相差太远,一度让她迷茫。直到有一天,当事人一句话说红了她的脸。

“你们别看我这个案子就两千块钱,对我来说,这两千块钱有多重要你们知道吗?”当事人说,“我来给你们算一算:我是卖面条的,一碗面条能赚五毛钱,这两千块,我要卖出去4000碗面条才能赚到。”

张静静跟着算了一算:在这个小镇上,如果一天能卖100碗面就不错了,起早贪黑要辛辛苦苦40天,才能赚这两千元。这在她心里引发一场小“地震”:“判断一个案件重不重要,标准不应该是它对我们法院有多大影响,而要看它对当事人有多大影响。”

这次基层锻炼在七年法学院学习之外,为她补上了民生这一课。有一次,庭长带张静静去执行。这项执行任务对新河法庭来说不陌生,是一个赡养纠纷的案件,儿子不肯赡养70多岁的老母亲,法院判决儿子每个月给付150元赡养费、50斤稻谷。但是儿子总是不肯自行按时给付,所以法庭每个季度都去一次,现场让儿子把450元钱、50斤稻谷过磅交给老太太。张静静难以理解,为什么一家人会闹成这个样子。庭长说:“家长里短我们没法评判,但是人民法院不能让老人家冻着饿着,所以每个季度这一趟必须要跑,保证钱米到位。”

农村案件的法律关系相对简单,很多当事人在社会中本身就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体恤和帮助。“当事人或许不知道法律关系的构成,但是他们会从你的表情、你的语气、你手上的小动作里面判断你是不是真的在为他考虑。”这一课,对张静静印象深刻。

“再多做一点,

尽量真正解决问题”

锻炼回来,张静静十多年一直在浙江高院审监庭办理民事再审案件。“都是经过了一审、二审、申请再审,当事人还不服的案件。”经手的案件越来越复杂,手上的法槌也越来越“重”。“审监案件已经走到了法律程序上的最后一道关口,如果在这个关口上不能有效纠正错案,后果是很严重的。当事人不仅对法官个人能力有质疑,也会对司法严肃性、权威性产生质疑。法官有法官的倔强,一想到此就不敢有任何懈怠”。

凭着一股子倔强,张静静仔细琢磨着承办的每一件案件。“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争取把事实查清楚,把道理讲明白,把问题解决好。”

但是,法庭是一个很复杂的地方,有委屈,也有谎言。她对自己2008年审理的一件合伙纠纷案件一直印象深刻。

合伙纠纷,当事人之间你知我知,外人难知;如果刚开始因为关系好没有做好相关证据留存,到后来就很难说清楚了。那个案子就是这样。一方合伙人提出了主张,但是没有证据,他说的可能是真的,但是法律上真的没有办法,最后还是没有支持他。这个合伙人非常激动。“我不害怕他的过激行为,因为我知道我是依法裁判。但是我一直到现在都放不下:是不是当时还能够查得再细一些呢?是不是可能还有其他办法呢?”张静静想。

这十多年来,张静静琢磨着每一起到手的民事案件,没有无缘无故的官司,都掺杂着“社会人”的情绪、利益、欲望。“有些案件,按照当下的事实适用法律,判决不会错,但是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这就是要特别留神的地方。”所以在每个案子里,她都把查清真相摆在第一位。

把真相查清楚?其实谈何容易。张静静如今有个好习惯——办案必查关联案件,有时一查甚至能查到二三十年前。“世界上没有相对孤立的东西。”她感叹,好在如今信息化基础好,关联案件上网一检索,基本都有,“关键别怕麻烦,细细去看。”

今年,张静静办理了一件执行异议之诉案件,案外人主张十几年前一位中间人向被执行人购买了房屋,后来又把房屋卖给了他,但是除了一张与中间人签订的合同和付款收据之外,无法提交其他证据。由于中间人已经下落不明,事实无法查清。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是两姐弟,矢口否认被执行人曾经转让房屋给中间人,但对为什么案外人已经在房屋内居住十几年且从未交过房租的问题又遮遮掩掩解释不清。这案子不对劲,张静静敏锐地感觉到。但是案外人举证能力有限,无法提交有力的证据。张静静调阅了涉及本案当事人的十几件案件的所有案卷,一页一页地翻找。终于在一件十年前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共同起诉的一件继承纠纷中,找到了作为证据提交的其二人父亲的遗嘱,白纸黑字写着“(案涉)房屋已被我儿卖掉。”

“这是你自己第一次起诉时提交的证据,现在你不承认真实性了?”张静静把这份证据摆出来后,两被告惊呆了,一声不吭。他们怎么想得到忙忙碌碌的法官还会去翻找十几年前的陈年旧案?

案子顺理成章依法改判。

“这就是法平如水。”张静静始终认为法理不外乎人情。法条的载体是纸和墨,但它背后真正的内核是真实和公正,法理的精神、公平的原则是活的。所以在办案时,她都坚持把真相查清楚,才能把道理讲明白、把问题解决掉。“法律是一门社会性学科,法律归根结底是服务于社会的,我们做出的司法判断绝对不能脱离社会。”在她的理解里,如果一个判决出来,法律专业人士觉得很对,但是放在社会上大家都觉得是错的,那说明肯定是哪个环节有了问题,很有可能就是法律的规定和社会的认知之间出现了断裂和落差。“做法官,一定要懂人,懂社会。在个案的处理当中,要尽可能地去抚平这种断裂和落差。”

“不要怕烦,

越怕烦越麻烦”

“公平公正”的绿植造型,清晰、规整,靠花工时时修剪;而公平正义亦非空谈,需要在一个个活生生的、平凡琐碎的案件处理过程中构建起来的。

张静静的微信名叫做“张不动”,是同事们给她取的外号,因为名字带“静”,也因为她工作起来真的常常不动,一伏案就是半天。但是工作需要的时候,她也经常动,多动嘴做协调、多动腿跑现场是她一直坚持的工作方法。

2020年,张静静办理了一起小区业委会与地产公司车位纠纷案件。地产公司在小区地面上划了24个车位,出售给24户业主,已经实际使用近20年了。业委会主张车位为业主共有,起诉要求返还车位、赔偿使用费。一审时法官判决车位为业主共有,但考虑历史及使用情况,没有支持车位返还,仅支持了使用费。二审则认为车位为地产公司所有,驳回了业委会的诉讼请求。浙江省检察院依法提起抗诉。

“案子要判决,不难。整个小区的土地使用权已经全部分割出售给业主了,地面车位应当为业主共有,判决返还并支付费用。但这样处理真的好吗?”张静静算了一笔“账”:这就意味着业委会要起诉地产公司和24户业主返还车位,24户业主又要起诉地产公司违约赔偿,将会产生上百件新的诉讼,二十多户人家至少要打上一两年的官司,可谓劳民又伤财。但是要协调这种涉小区业委会的案子是真的麻烦,要一次一次地开会讨论,业主一户一户地签名确认,很可能协调了三五个月最终还是一场空,中间可能还要发生各种矛盾。

“法官,不仅仅是要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去判定事实,更重要的是要在把事实厘清后,换位思考,理解每个人的困难、担忧与利弊,把各方的权利义务处理好,把案件彻底消弭掉。”在张静静看来,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这样说出的道理、做出的判断,才能让人听进去、真的信。

为此,张静静打起了不怕烦、管到底的十二分精神,多次组织协调,确定调解方案,督促地产公司层层签批,督促小区500多户业主表决投票。最终,地产公司补偿业委会近200万元,业委会放弃诉讼主张,车位仍归24户业主使用,小区生活重归平静,没有新的矛盾发生。业委会特意送来锦旗致谢。

“怕‘烦’,就是工作中最大的麻烦。”

“我是一个

有点无趣的人”

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

相较于在审判工作上的百般心思,张静静的生活很简单,简单到似乎与这个多元多彩的新时代略有脱节。两点一线早出晚归的生活节奏,黑白分明简洁利落的法官制服,构成了她生活的底色。同款衣服买三件换着穿,常年去同一家面馆吃同一款加班餐,日常的点点滴滴都透露出她自认的“有点无趣”。偶尔去西湖边吹吹风、清醒清醒脑子,是她平凡的生活中难得的消遣。当夜灯初上,城市的轮廓在灯光中隐隐显现,看着身边人群闲适又快乐地在湖堤上走过,她时常会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所在。

“张不动”给自己升级了一套专业的办公设备:一个电动升降台、一把人体工学椅,一个机械键盘……完全做好了与每一个案件“死磕”的准备。

没错,她的动与静都在那里。第一次写判决书,非常慌乱,翻来覆去把那个案卷看了十来遍,然后打电话“骚扰”那些已经当了法官的同学,问他们这种案子一般怎么处理,然后夜里睡觉,好几天都一直梦见这个案子,判决书拟出来后,又反反复复改了七八次……其实,那只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民间借贷案件。之后,她一点一点地努力学习怎样根据社会经验区分当事人的真言假语,怎样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情况抓住案件的主要矛盾,怎样把看似无关的书本知识点和案件情况契合在一起。

“每一个案子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每一个当事人对法院、对法官的期盼都是带有温度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每件事也都可以用秤去衡量。”作为法官,张静静和她的同事们一直在尽心尽力端平这杆秤,“社会有了秩序,我们的坚守就有了价值。”(记者 孟焕良 通讯员 王小云)

编辑:蒋起东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