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遥望明月共此时

2021-09-23 19:27:26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作者: -标准+

□ 解黎晴

在光华朗照的中秋之夜,品一款香甜的月饼,啜一壶好茶,赏一支《渔舟唱晚》,吟一阙《水调歌头》,平凡的人生,似乎也精彩了许多。

中秋之夜,明月最大,最圆,最亮。古代帝王便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礼制,其祭祀之处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夕月之夕,即祭祀月亮。尔后,从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民间的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代,《唐书·太宗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祭月风俗,赏月、玩月颇为流行。中秋节盛行于宋代,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光华也掩饰不住人情事态的伤感,但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佳节,诚如《东京梦华录》所叙:“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明清时,中秋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之一。

明清之后,因时代与社会生活中现实功利因素的突出,节日的世俗情趣日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人文传统渐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罗大众中秋节风俗的主要形态。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详谈:“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古代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廷喜食螃蟹,螃蟹装入蒲包蒸熟后,佐以酒醋,围坐品尝,食毕饮苏叶汤,清洗双手。宴席四周摆满石榴和其他时鲜,观看中秋的神话戏剧。清宫多在庭院朝东置放一架屏风,两侧搭配鸡冠花、毛豆枝、芋头、花生、萝卜、莲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供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祀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成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品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

长期以来,华夏各族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月饼的种类也愈来愈多,工艺愈来愈讲究。咸、甜、荦、素各具风味,光面、花边各有特色。明末彭蕴章的《幽州土风俗》所记颇富诗意:“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丹颜。”由此可见,心灵手巧的糕点师将嫦娥奔月的优美传说,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形象地再现在月饼之上。足见古代月饼从内容到形式已经百花齐放了。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这一脉脉月光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引力,她能使悲哀的思绪像水一样弥漫,她能使欢乐的钱塘江潮洪波奔腾;月下的喟叹可以聚集成山,月下的情泪可以浇灌百亩畹兰。仰望明月,徐徐地滚过一团团轻烟似的云朵,她那圆圆的脸庞上挂着温柔的笑容,静静地照亮山河岁月,俨然一阕无声的仙乐飘荡九宵玉宇。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源县公安局)

编辑:梁成栋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