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两项新政推动专利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4-03-01 16:35:10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盘活高校科研机构存量专利支持专利产业化

两项新政推动专利成果更好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 本报记者 张维

近日,推动专利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两份重磅文件完成制定,分别为: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共同制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盘活方案》),已于近日发布;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共同制定的《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成长方案》),将于近期发布实施。

“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是着眼创新源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工作,也是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部署的首要任务。”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告诉记者。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利转化运用的重要力量。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9.4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9万件,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四分之一。但同时,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利成果“不愿转”的顾虑、“不会转”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梳理盘活有价值却被闲置的专利成果是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的重要任务。

《盘活方案》的出台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据王培章介绍,《盘活方案》聚焦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工作,突出发挥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突出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主体作用,高质量地完成存量专利的盘点、筛选等工作。二是突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市场评价机制,由企业对高校、科研机构盘点的专利进行产业化前景分析,形成内容更加丰富的专利转化资源库。同时,注重发挥市场力量,在专利对接推广、落地转化过程中,调动企业、投资机构、服务机构等多方面积极性,合力推动高价值专利快速转化。还要突出发挥政府服务支撑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搭建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支撑数据汇集共享,会同地方开展对接推广活动,组织公共服务机构参与盘活工作。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也将持续优化配套制度和政策,加强引导激励,为专利转化运用营造良好环境。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李楠表示,教育部将把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新时代高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支点,重点推动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高校存量专利盘活工作。组织高校全面梳理盘点存量专利,进行评价分类,开展精准对接,促进存量专利转化运用。同时,加强需求导向的制度性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提升新增专利的质量。二是推动提升高校专利转化效率。进一步树立以转化运用为目的的专利工作导向,在有关评价、评估、评审等工作中,更加重视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等指标。加强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高校专利转化激励,促进高校有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是推动专利产业化的生力军,也是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活力源泉。以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与盘活高校科研机构的存量专利两项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可共同助力实现专利价值。为此,《成长方案》的制定意义重大。其中明确,到2025年底,通过知识产权普惠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能力水平整体提升;重点培育一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样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在重点任务上,以全链条服务为理念,通过融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畅通资金链、筑强人才链、打通服务链,加速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

科技创新需要长期的投入,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二司一级巡视员竺煜说,《成长方案》提出筛选建立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其中涉及的入库企业主要为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服务覆盖范围比较契合。下一步,证监会将配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做好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工作,不断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更好支持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编辑:李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