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去年前11月地方国企实现营收超35万亿元

2024-01-26 14:30:44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总结2023年国资国企工作,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强调,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着力提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着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贡献。

地方国企效益明显提升

会议认为,2023年各地国资委和国有企业顶压前行、克难奋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2023年1月至11月,地方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6万亿元、同比增长5.9%,利润总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加值6.5万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万亿元、同比增长4.5%,研发经费投入4800多亿元、同比增长16.7%,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有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新一轮改革组织推动有力,重点改革任务持续深化,专项工程拓面提质,企业活力效率有效提升。科研投入大幅提升,协同创新扎实推进,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创新政策加快完善,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稳妥推进,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管方式进一步优化,监管合力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进一步加强,国资监管体系持续优化。全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带头助力乡村振兴和保障改善民生,积极参与抢险救灾,有效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去年是国企改革的承上启下之年。往前看,中央企业及地方国有企业完成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使国企改革站在了更高起点上。往后看,去年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始实施,从央企和地方国企都乘势而上,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从2023年营业收入、利润、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情况来看,各地国资委和国有企业深化国企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效益得到明显的提升,支撑了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回升向好,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国之大器”的作用。

明确提出要“七个强化”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责任重大。

本次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七个强化”,具体而言,要强化价值创造,实现高质量的稳增长,树立价值创造的鲜明导向,引导企业把发展的重心切实转换到价值创造和内涵型增长上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发现、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强化落地见效,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深化功能性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紧紧围绕激发活力提高效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紧紧围绕任务落地见效完善改革推进机制,优化改革进度跟踪和评价体系。

要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切实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制定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科技人员更期盼的创新支持政策,加快提升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要强化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企业进一步聚焦主业实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有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孵化未来产业,更好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强化国资监管,切实加强国资监管的专业性、有效性、系统性,加强国资国企理论研究工作,不断推动制度优势、治理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要强化风险防控,指导企业持续做好重大风险评估监测和及时处置,突出抓好债务风险处置,严控重点领域风险,进一步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重大风险的底线。

要强化政治引领,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站位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开展工作,持续夯实党建基层基础,不断增强企业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毫不松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国有企业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指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更好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去年年末,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2024年中央企业改革发展重点工作,突出抓好“六个着力”。其中包括,着力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全方位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大力度提升创新整体效能,系统性优化创新生态,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胡迟告诉记者,从去年年末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来看,“一利五率”中科研投入率指标调整为“研发投入强度和科技产出效率”,不仅强调了科研投入,而且强调了科研产出,更加强调科研投入的效果和效益,这与我们强调科技创新驱动也是密切相关的。

在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刑事合规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代现峰看来,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制度、法律、经济、管理、技术、文化等条件的有效结合才能实现。当前我国科技水平在某些领域还达不到世界先进水平,甚至被“卡脖子”,限制了发展。突破限制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科技上进行创新。因此,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和不断完善这一系统性工程意义重大。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记者注意到,此次负责人会议强调要强化风险防控,进一步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重大风险的底线。上述“六个着力”中也强调,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有力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加快健全合规管理长效机制。

在胡迟看来,地方国有企业应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严控债务违约,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胡迟说,合规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下限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业准则等,上限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这些年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加强公司治理、加强内部监管、风险控制的成果,反映在新公司法里,完善补充了新公司法内容。因此,新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国家出资公司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合规管理。

代现峰认为,企业合规管理的本质是企业把自己应当遵守的外部法律转化为内部规章制度,通过有效运行而实现企业的内部治理。企业合规管理长效机制能够确保企业不因企业人员的更迭而发生变更,是预防本企业人员经营性犯罪的最有效手段,是企业的防火墙,也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前提条件,更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本报记者 李立娟

编辑:周芬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