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我国已建成国家森林城市219个

2024-01-19 11:35:27 来源:法治日报 -标准+

我国已建成国家森林城市219个

示范引领更多城市参与森林城市建设

□ 本报记者 刘欣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今年是“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开展20周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建成国家森林城市219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全覆盖。

20年来,国家森林城市从无到有、从几个到两百多个、从贵阳一隅到31个省区市全覆盖,不断发展壮大,为推进国土绿化、增进人民生态福祉、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发挥了积极作用。

持之以恒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2004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启动,并于当年举办了首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命名贵阳市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由此拉开了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序幕。

新修订的森林法明确规定推动森林城市建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将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作为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这些都为持之以恒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唐芳林介绍,“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国家林草局印发了《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明确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制定的《“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将“科学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加强森林城市动态管理”作为有序推进城乡绿化的重要内容。出台了《国家森林城市管理办法》,明确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申请程序和管理举措。

同时,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把森林城市建设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监督考核,加大资金投入、实施专项工程,创新政策机制、落实建设措施,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济德说,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深受各地的重视和认可,也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同。事实证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已成为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的有效途径,普及生态文化知识的重要平台,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森林城市建设是在借鉴国外城市生态建设研究成果和经验基础上,推动我国城市生态系统修复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创新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建设方案。国家林草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成认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模式,为世界城市生态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森林城市建设实践,获得了国际组织和专家的广泛赞誉;森林城市建设成效,提升了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国际影响力和显示度。

北京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近日,国家林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授予北京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程建华介绍,近年来,北京围绕“绿美京华,北京森林”的森林城市发展愿景,积极开展森林进城、森林环城和森林乡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近年来,北京接续实施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市累计新增森林和湿地24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38.6%提高到44.8%,城市总规确定的绿色空间结构基本形成。全市现有维管束植物2088种,陆生脊椎动物608种,其中鸟类达515种,北京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大都市之一。统筹城市更新和“疏整促”专项行动,建成一批城市休闲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村头片林,全市公园总数达1065个,北京迈入“千园之城”。

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对北京持之以恒坚持绿色发展,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标志着北京的森林城市建设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北京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开启了新历程。

程建华表示,下一步,北京将大力实施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着力推进生态空间建设,重点开展生态网络完善、森林质量提升、生态家园建设、城乡增彩延绿、乡愁景观延续五大行动。

北京将持续开展全域森林生态空间和生态福祉建设,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高大伟介绍,从布局上将着力推动“一屏、三带、九廊、多片区”的生态空间建设。为给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福祉,将充分利用好全市绿色生态资源,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功能,在全市打造“三环、百道、千园”。

“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深化全域森林城市建设,以生态文明为引领,通过全社会参与,精细化治理,促进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有机融合、城市绿色发展,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高大伟说。

加强督导巩固提升创建成果

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全覆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城市在降水量、地形地貌等方面存在差异,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设置上如何保证整体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

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说,“为客观评价森林城市建设成效,我们在制定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确定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的同时,对个别指标提出了不同要求。”

一方面,在整体结构上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分为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生态文化和组织管理5个部分。另一方面,在具体指标上根据降水量的不同,对山区城市和平原城市申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时的林木覆盖率提出了不同评价标准。

如,对于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城市,山区城市林木覆盖率应达到25%以上,平原城市林木覆盖率应达到20%以上;对于年降水量400毫米至800毫米的城市,山区城市林木覆盖率应达到30%以上,平原城市林木覆盖率应达到25%以上;对于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城市,山区城市林木覆盖率应达到35%以上,平原城市林木覆盖率应达到30%以上。

徐济德表示,今后将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创建示范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持续开展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

在推进示范引领方面,按照城市自愿、优中选优的原则,继续严格遴选一批创建成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城市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引导更多城市参与森林城市建设。

在强化动态管理方面,对授予称号城市开展定期复查和问题排查,据实给予保留称号、通报批评、暂停称号或撤销称号,督导城市巩固和提升创建成果。

在优化工作措施方面,根据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创建示范活动的新要求新部署,适时调整工作程序,修订评价指标,完善管理办法,进一步增强创建活动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编辑:周芬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