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中国为实现“昆蒙框架”确定目标贡献力量

2023-05-19 11:27:31 来源:法治日报
分享:
-标准+

加快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

中国正在为实现“昆蒙框架”确定目标努力贡献力量

核心阅读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达成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重在落地见效。中国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实现该框架确定的目标贡献中国力量。

□ 本报记者 张维

近日,一条火上热搜的新闻,让生物多样性保护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就是“五爪金龙”现身云南的消息。科研人员近日在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的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监测工作时首次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圆鼻巨蜥。圆鼻巨蜥因为身上长有黄色斑纹被称“五爪金龙”,其寿命可达150年。

这次发现也被认为是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日趋向好的生动印证,也让即将到来的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更添亮色。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宣布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From Agreement to Action:Build Back Biodiversity)。在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看来,这个主题表达了世界各国将COP15(《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达成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这一历史性共识转化为行动,携手开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局面的美好愿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昆蒙框架’重在落地见效。”王志斌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实现“昆蒙框架”确定的目标贡献中国力量。

休戚与共 物种消失敲响警钟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

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生命,出现最原始的生命体是在35亿年左右,而人类出现不过300万年左右的事情。“可见,没有人类,地球也会生机勃勃,但人类离开了地球又能走向何处?生于斯,长于斯,归于斯。迄今为止我们还看不到其他可行的选择。”王志斌说。

每一个物种也一样,都是与我们休戚与共的同伴,每一个物种消失都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一次警钟,当我们侧耳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就会深切地感受到,工业文明以来物质文明日益繁荣的同时,人类正生活在一个“钟声四起”的氛围中。

“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必须达成共识,积极行动。”王志斌提醒道。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杜乐山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给出这样的阐释: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它可以给我们提供食物、药材等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以及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等休闲娱乐场所,发挥净化水质和空气、防止水土流失、固定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等重要调节作用,也为我们未来开发某种不可估量价值的生物资源提供了无限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1992年联合国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为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积极努力。但是如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所说:“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迄今为止,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这么一个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这也让国际社会对中国作为主席国的COP15给予了特别关注,都希望在中国的领导下,让这次会议成为一个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转折点,把生物多样性带上健康恢复的道路。黄润秋判断,如果此次会议上推动达成的“昆蒙框架”及一揽子配套的政策措施体系,包括资金机制、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落地机制都能成功,效果会非常好。

多措并举 力促昆蒙框架落地

中国自身,正在为实现“昆蒙框架”确定的目标努力贡献力量。

加快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王志斌透露,“我们正在制定新时期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作为中国落实‘昆蒙框架’的重要举措。”同时,积极推动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领域中长期规划,制定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制度,指导各地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评估,更新《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生命共同体,需要系统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王志斌介绍说,这些年来一方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陆域红线面积占比超过了30%,让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最严格的保护,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另一方面优化建设动植物园、濒危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中心等迁地保护设施,完善生物资源迁地保存繁育体系。

此次发现“五爪金龙”的云南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是因为黄连山自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硬举措”,如结合保护区实际,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同时,加强引导保护区周边群众增强自觉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网格化机制,全面保护好黄连山的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强化生物安全管理和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部正在推动生物安全法的落实,建立健全生物技术环境安全评估与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健全国门生物安全防范机制,防范物种资源流失和外来物种入侵。加强重点区域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等工作,提升外来入侵物种管控水平。

创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生物多样性有着极高价值,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我们将加强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规范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经营活动。在适当区域开展自然教育、生态旅游和康养等活动,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生态产品体系。”王志斌说。

强化执法检查和责任追究。“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王志斌表示,将持续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及“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等专项行动,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监督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近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一些地区违法食用野生动物和非法贸易活动进行了查处。”

全面推动公众参与,也是重要一环。“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据了解,生态环境部有意借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场宣传活动,普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相关领域知识,切实提升社会各界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并完善社会参与机制,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良好氛围。

摸清家底 建成全面监测体系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我国还有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那就是我国已初步建成科学、全面、长时间序列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先进成果。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高效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具有重要的作用。

王志斌介绍说,我国建立了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掌握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变化趋势。针对关键生物类群的分布与迁徙特点,我国形成了覆盖陆生脊椎动物、昆虫、淡水鱼类等多个类群及多种生态系统的专项监测网络。其中,依托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立的中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749个监测样区,获得监测记录180万条,开发了全国监测数据信息管理平台,积累了长时间、大量的监测数据。

我国还形成了目标明确、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科学指导各尺度、全方位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建设。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同期,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首次将生物多样性指标纳入了考核办法,明确了以物种多样性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方法。

此外,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逐步提升,监测手段不断优化升级。例如,浙江丽水、广东车八岭等地率先建设了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探索以科技创新助力提升生物多样性监管和治理水平,建立了“天眼+地眼+人眼”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数字监测监管体系,建成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管系统,发布生物多样性公众参与小程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监测。


编辑:周芬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