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十二起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案被通报

2021-12-09 15:02:19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标准+

9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和全国“打假治敲”专项行动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扫黄打非”办和全国“打假治敲”办)公开通报12起“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以下简称“三假”)案件。

全国“扫黄打非”办和全国“打假治敲”办指出,今年以来,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三假”侵害群众利益、干扰基层社会秩序的问题,各地各部门大力开展“秋风2021”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将打“三假”作为重点任务狠抓落实,对监测发现、群众举报的每条线索逐一认真核查,运用行政处罚及刑事追责等手段,强化深挖彻查,依法严厉打击,及时查处了一批“三假”案件,形成有力震慑,维护了新闻出版传播秩序。

这12起案件是:

1.河北邯郸查获翟某磊等假冒记者敲诈勒索案。邯郸市公安局收到举报线索,自称某正规杂志执行主编的人以媒体监督名义向某企业敲诈。经查,2019年8月,翟某磊化名“褚某娟”伙同牛某注册一家传媒公司,以该公司名义与第三方北京某书店签约取得某经贸杂志广告代理权及该杂志官方网站管理权限,并对外招收前端代理和后端编辑人员(均无记者证)。2020年以来,该团伙成员在翟某磊组织下,以该经贸杂志为依托,以杂志记者身份在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地,借媒体监督为名敲诈勒索企业和个人钱财累计64次,已查实20余起、涉案金额30余万元。目前,警方已逮捕犯罪嫌疑人4名,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人,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2.北京市审结一起假媒体诈骗案。近期,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案件。经查,冯某伙同他人于2015年5月至2019年3月间,先后以“中国法治新媒体法治实施编辑部”“法治中国”名义,实施诈骗,共计骗取40余万元。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冯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该案经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3.陕西渭南审结杨某攀假记者诈骗案。近期,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处杨某攀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两万元,责令其退赔各被害人全部款项。

4.山西朔州审结假记者团伙成立假记者站敲诈勒索案。2021年8月底,朔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4·30”假记者团伙敲诈勒索案依法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处被告人刘某海等人有期徒刑11年7个月至1年3个月不等,罚金5万元至5000元不等;没收被告人退缴的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责令退赔受害人敲诈勒索款项22.7万元。

5.河南查获卢某友等人依托假媒体敲诈勒索案。2021年11月8日,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系列案件进行了二审宣判:卢某友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20万元,其他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至6年不等。

6.辽宁丹东查获假冒电视台栏目组诈骗案。2020年至2021年期间,施某旭、林某、刘某明以中视传媒(大连)公司名义成立“中国中央数字电视‘关心下一代’栏目组”,先后在辽宁、江西、内蒙古、河北等地进行诈骗,非法获利超45万元。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拘,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7.陕西韩城查办“6·12”系列假冒记者敲诈勒索案。经查,段某某等一批人,虚构记者身份,以反映环保问题为由,以负面曝光相要挟,敲诈多家化工企业钱财,涉案金额100余万元。目前,33名犯罪嫌疑人落网。截至2021年9月,韩城市人民法院已追究9人刑事责任,其余案件正在审理当中。

8.湖北黄石查办黄某某等假冒记者敲诈勒索案。经查,黄某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假冒记者身份,对当地有负面舆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实施敲诈。截至2020年7月案发,3名犯罪嫌疑人共同或单独作案50起,涉案金额50余万元。2021年1月31日,公安机关将黄某某、陈某胜抓获。

9.安徽宿州查获“2·26”假冒央视频道诈骗案。2021年2月,宿州市公安机关对一起涉嫌假冒央视记者违规发布虚假新闻的线索进行核查。公安机关已抓捕3人,从犯罪嫌疑人家中缴获大量带CCTV标识的印刷品、旗帜、采访器材等物品。目前,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10.重庆破获“国际新闻联盟”假媒体诈骗案。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侦破该案,先后逮捕3人,取缔非法新闻机构3处,收缴假记者证(主编证)12本及其他假证件。目前,案件已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11.吉林查处“中国9频道新闻”假媒体案。吉林省委宣传部依法关闭“中国9频道新闻”网站和相关账号,取缔其在各市设立的10个记者站。

12.海南查办一传媒公司假冒媒体案。今年6月17日,执法部门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作出警告并处两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本报北京12月7日讯

记者 郄建荣

编辑:周芬棉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