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尽量做一个会独立思考的人

2025-08-22 16:22:4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 黎四奇(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转眼之间又到了一年一度学子告别母校的日子。毕业典礼表达的不仅是仪式与尊重,还是老师给学生上的最后一堂课。说话做事应有比较明确的主题,因此我今年的主题是:尽量做一个会独立思考的人。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命题的逻辑,我从构词上对这一主题作如下梳理:“尽量+做+独立+思考+人”。为人处世,我们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所以我在主命题前加了一个限定词“尽量”,即在认知与能力范围内尽力而为。基于这一主题与逻辑,我谈点自己的想法,以和大家分享。

做一个人

在法律研习中,“人”是一个基础性的主体概念,因为我们所有的法律思考与实践都是紧密围绕“人”这个字展开的。在这里,我想从有血有肉的个体“自然人”的角度来强调“人”这个概念。尽管我们基于某种需要,通过法律的方式赋予某些组织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资格,但应记住的是,其底色与根本是如同你我一样的“自然人”。归根结底,这些被法律拟制的“人”是服务于你我这样的人的。如果我们对于法律关系主体的考察偏离了这一点,那么就是对法律本质与宗旨的背叛与亵渎。如何才是一个人?言下之意,人应该是会思考的动物。

在物竞天择的丛林法则中,人类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就在于人能思,反过来,思决定了我们的存在与延续。如果一个人不能思考,那么就失去了其存在和本质。实质上,这一思想和法律中关于自然人行为能力的判定标准一脉相承。在法律正义中,正义不仅有利己的因素,更应有利他的底线。在证明与成就自己的过程中,除了表明自己是个人之外,还要承认他人也是人。人是一种温情的动物。除了自私地爱自己,也要关爱他人。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但是除了爱自己,我们还要尽可能同理心地去爱别人,善待他人。

爱能让家庭和睦,让社会更加团结与协作,人与人之间更加宽容且有温度。法律事关善良与正义,尊重与关爱他人是法律人应有的担当与责任,这也是做人的内核。你们都是法律人,无论以后走向何处以及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时刻提醒自己:除了爱自己与家人,还要对他人心怀善意,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

做一个会思考的人

人首先应是一个人,然后应是一个会思考的人。思考影响并决定了我们的存在、我们是谁、快乐与幸福。你会思考吗?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实际非常复杂的问题。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能思考,而在会思考。现实地看,人多能思考,但是不见得会思考,因为“思考”的内容决定了人是否会思考。

人是双重性的动物,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前者说明追名逐利是人性,因为物质能使人活下去,后者说明除了物质,人还必须有精神追求。幸福是一个外求与内求相结合、相平衡的概念。叔本华认为: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人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追求欲望是人之本能,欲望的实现也是对成功的注解,但是欲壑难填,欲望并不必然意味着快乐与幸福。不执着于金钱、名利和权力,不困于过去、无惧于未来,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从容与淡定,才能真正地强大并成为自己。为了生活,我们一直在路上,但是为自己而活才是人生真正的追求。人生就是一种责任,但是在所有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是找到自己并成为真正的自己。

幸福与高贵并不是物质的堆砌。除了物质,每个人还应有专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生处人世,保持谦卑、和善宽容是灵魂高尚应有的模样。人而为人,都有思考的能力,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正确地思考,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洞穴”。有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而不是我们真正想看到的。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的。除了相信眼睛,有时,我们更应相信自己的心灵。

目光所及只是通往真相的现象,真正的智慧源于用心对事物本质的体察和洞见。会思考的人不应成为物欲的傀儡,应物物而不物于物。会思考的人一定要知道,除了身份,还是自我。除了工作,更应有生活。当我们为了名利而疲于奔命,生活就已离我们远去。生活的本质不是快与急,而是缓与慢。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所有的职业与身份,只不过是为了谋生。人们所乐道的事业和成就,也不过是柴米油盐之上的锦上添花。人生如白驹过隙,只要走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无论你脚下的路是宽阔平坦,还是蜿蜒曲折,这都是幸福与意义。

做一个会独立思考的人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会思考;我们之所以是我们,是因为人会独立地思考。失去思考能力会导致人性的残缺,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等于失去了自我。会独立思考的人能找到自己,但是如何独立思考呢?

一是要学会独处。唯有孤独,才能磨砺出一个人强大的意志。学会独处与享受孤独,是一个人走向强大与成熟的必经之路。独处能让人找到自己,并成为自己。当你学会与孤独为伴,便是你向自我的回归。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孤独意味着清醒。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孤独中,才能走出自己的洞穴而面见光明。

二是要坚持阅读。没有书籍滋养,人就是没有灵魂的躯体。阅读能寻找到相近的灵魂。未经思考的人生没有意义,自发的阅读会让我们学会思考,但是必须注意会学习并不一定会思考,因为学习并不等于认识,有学问的人和能认识的人是截然不同的,记忆造就了前者,而智慧造就了后者。生活是一次且看且行且从容的修行,阅读给人力量、方向与勇气。阅读能抹平波澜,让人痛而不言,惊而不乱。阅读能让人在别人的故事、经验与感想中,反思与检讨自己的命运,能让我们辨美丑知善恶,能让我们最终与自己、世界和解,真正学会接纳与喜爱并不完美的自己,并最终成为我们自己。

三是适度的不知情权。为了维护权益及避坑,在法律中,我们主张当事人的知情权。为了活得简单与安宁,除了知情权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会思考意味着人的灵魂不应被那些破碎、恶搞、低俗、暴力与空谈等信息所充实。信息时代,对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人而言,过度的信息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与对生命的侵蚀与浪费。置身于真假难辨的信息洪流中,为了避免灵魂被透支、心绪被打扰,人应有不知情权。

我们只不过是宇宙的尘埃,时间长河里的水滴。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我们的存在不仅承上,而且启下,我们昭示着未来。虽然为人很苦,但是我们无法逃避。虽然为生很累,但是我们注定无法停歇。凡活着的都要活下去。尽管不去问什么,我们每一个人也可以不经意间走完这一生,但是人不仅是要活着,而且还要去追寻为什么而活着,因为人是靠价值而生存,人类及其文明靠价值来延续。会独立思考能让我们找到并赋予活着的意义。数智技术日盛之下,我们有血有肉的自然人更需要会独立思考来确立人的本位并找到真正的自己。

(文章为作者在湖南大学法学院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节选)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