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四季粥味香

2023-10-20 11:06:14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 刘兰根

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

老家的生活习惯,早晚都是粥。以棒子面熬的粥称为白粥,以小米熬的粥称为稀饭。母亲常常往粥里加进各种辅料,让寻常的粥变得味道丰富。

北方春天的气候还很寒冷,放在地窨子里的红薯和胡萝卜还没有吃完,切成小块放进粥里,味道香甜。也有熟红薯干、胡萝卜干,放进粥里煮,味道更浓郁、更劲道。清明前后,草木萌发,吃野菜的春天真正到来。村东、村南有大片的苜蓿地,捋几把嫩苜蓿芽放进粥里煮,黄中带绿,味道鲜美,还有明目的功效。苜蓿粥可以吃一个来月,太老的苜蓿味道不佳。

菠菜是最先长出的青菜,许多人在麦地的垄间种菠菜,菠菜的长势特别快,前几天还是嫩嫩的,没几天就长到半米多高,还绣出了穗。母亲舍不得扔掉菠菜穗,总是切成小段和菠菜一起放进粥里,菠菜穗吃起来软面面的。房前有一棵笨槐树,母亲经常捋了槐树叶放进粥里,不但爽滑,那槐叶还有劲道的香气。

夏天是瓜菜生长的季节,也是饭桌上美食最丰富的季节。北瓜长得最多,金黄的瓤,有的汁水多,软嫩,有的老邦,面甜,哪一种放进粥里,都特别甜腻。长老的豆角切成小段放进粥里煮,能吃到不少豆角里的豆子。母亲还会从地里砍回野米谷,除了做野米谷粥,还上锅蒸,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绿豆小米粥是夏天常喝的粥,解暑又解渴。母亲经常在早上熬好一锅绿豆小米粥再下地干活,回来后先喝两碗温热的粥,去除一身的疲惫,别提多舒服了。

“头伏萝卜二伏菜”。栽种小白菜后,勤浇水,没几天就可以拔着吃了,小白菜放进粥里,清香,若是再放进几粒盐,加点酱油、香油,味道更美。

母亲经常擀一些薄薄的杂面条,熬一锅小米粥,熬到小米开花儿后,下入杂面条、菜叶,出锅时加入炝好的葱花,称为“杂面菜饭”,味道香浓,别具特色。

秋天的红薯、胡萝卜、水萝卜、蔓菁、疙瘩陆续收获,粥里每天都堆得满满的,既滋润胃口,又能抗饿。

冬天里,熬粥常常用火炉,母亲有了更多的时间,熬粥的锅在炉子上咕嘟咕嘟直响,母亲在旁边纳鞋底、绱鞋。自家种的黄豆、黑豆、花生,母亲淘洗上一小把放进粥里,豆子饭味道香,高档了不少。

腊八粥是我们一年里最盼望的,母亲早早把各种豆挑拣好,再放入红枣、黄米、小米、芝麻,凑够八样,天不亮就起来熬,黏稠的腊八粥香甜味美。

家乡不产大米、江米,那时候,想吃大米要等到换大米的来村里,要好几斤谷子或棒子才能换一斤大米,很少有人去换,站在当街看换大米的却是妇女们的乐趣,看谁家换了一木簸箕大米回去,眼气得受不了,听说换大米回去竟然吃大米干饭,冲着没走多远的背影就七嘴八舌笑话上了:“真不会过日子,切!”

乱乎的纯小米粥养人,生孩子坐月子,第一顿饭必然是小米粥加红糖,称为“定心汤”,此后的至少百天里,天天都是小米粥,谁家也不放大米,说是大米属阴,吃了会肚子胀。特别讲究的人家或者送给产妇的礼物才会有三两斤江米,掺进小米粥里,更黏稠,味道和营养都更好。

母亲也经常做纯棒子面白粥,省事,不费火,喝完后的稠白粥在碗里沾了一层,为了不浪费粮食,我们总是学着母亲的样子,往碗里倒入小半碗开水,在碗里晃晃,喝完后,碗里光亮如洗。

老年后的母亲在老家独居,她喜欢吃饺子,经常包一些饺子冻起来,想吃时在白粥里煮几个饺子,吃得又香又滋润。那时我不理解母亲混搭的白粥饺子,只觉得是母亲精力不济的无奈之举。后来,与一个久居京城的老乡聊天,才发现她也喜欢吃白粥饺子,这味道还真是老家的味道呢。

如今,我喝过不少粥铺的粥,加进了核桃、板栗、皮蛋、瘦肉、海鲜等,自己用电饭锅也熬过多次粥,为节约时间,常备的有桶装粥。但最怀想的仍然是母亲那一碗老家灶前的热粥,那浸染了缕缕粥香的岁月,经过时光的发酵,越发香甜浓厚。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委政法委)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