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青山法院多点开花构筑多方位“护娃”阵地

2023-09-04 09:37:21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欢

通讯员 杨兰

“我女儿13岁。我们虽然离婚了,但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你们这个做法好!”

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家庭教育指导站,一位前来办理登记离婚的男士,点赞法院为登记离婚夫妻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的做法。

让关于“娃”的矛盾化于未发、止于未诉,以家庭和谐促社会长治久安,这是青山区法院一直想解好的“司法题”。近年来,青山区法院以家庭教育指导为着力点,整合优势资源,化解潜在风险,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基层治理向未成年人延伸。

整合内部优势资源

“他动不动就骂孩子”“孩子们也说不喜欢他,要跟着我……”因与丈夫杨某感情不和,刘某向青山区法院起诉离婚。

“这个案件不仅仅涉及两个成年人的婚姻问题,更反映出两个未成年孩子的健康成长亟待呵护。”承办法官、“守望未来”未成年人工作室成员胡阳发出武汉市首例家庭教育令,督促、指导杨某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2022年1月,青山区法院整合刑庭“国家级青少年维权岗”和家事审判“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两大优势审判资源,成立“守望未来”未成年人工作室,以专业力量切实履行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法定职责。据悉,“守望未来”未成年人工作室团队成员10人,平均年龄33岁,其中一半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两人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3人取得家庭教育顾问师资格。

其后一年多时间里,立足青山区东西走向狭长分布特点,将家庭教育指导逐步向东部延伸,先后揭牌成立武汉市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家事和道交一体化法庭——红钢城中心人民法庭、青山区法院家庭教育指导站“首站”——白玉山中学站,持续打造社区法治教育基地——“亲法空间”,将“依法带娃”送到离群众更近的、离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更多的地方去。

通过不断整合打造工作室、法庭、团支部三大资源,青山区法院现已形成“一室一庭一支部”三大“护娃”阵地,为未成年人保护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奠定坚实根基。

防范化解潜在风险

每次赴学校、社区讲课,“守望未来”工作室负责人刘友都会讲述小周的故事。

小周因父母离异早,长期隔代教养的他缺乏正向引导和有力约束,在16岁那年犯了故意伤害罪。依法对小周判处刑罚并适用缓刑后,刘友添加小周及其父亲微信,开启线上线下帮教模式。一年以后,接受社区矫正的小周在物业岗位收获人生第一面锦旗,从罪错少年走向爱岗少年。

在刘友看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抓好家庭教育促进工作,就必须抓住父母教育子女能力提升这个“牛鼻子”。青山区法院结合辖区涉未刑事案件中90%的罪错少年背后都有非正常家庭因素影响现状,开启有群体适应性的家庭教育指导。

以“自省:我是合格的家长吗?”“画像:他们背后是怎样的家长?”“改变:我想成为什么样的家长?”“三问”式提纲为指导,在青山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彬林主动担任法治副校长示范引领下,该院27名法治副校长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分学龄、分区域、分类型精准分类指导。

法官们通过“以案说法”,深层次分析罪错少年背后折射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以家庭教育指导降低青少年误入歧途概率,减少家庭破碎、社会不安潜在风险。

“我们的干警送法进校园,有初三学生问,你们怎么不在我上初一的时候来?”每每想起这个问题,王彬林都觉得重任在肩。

建设综合保护体系

未成年人保护事关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共担责任,青山区法院以“先保护、大保护、全保护”,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综合保护体系。

2017年,脑瘫患儿小月的父母离婚,因其父当时正在服刑,其母并未要求其支付抚养费。后听闻其父获得巨额征收补偿款后,其母便到法院立案要求其父支付抚养费。但立案审查时,青山区法院发现原告诉请缺乏关键证据,便将该案线索移送检察机关支持起诉。

2022年9月,通过调解,小月父亲同意一次性支付补偿款20万元,并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支付抚养费。这是武汉市首例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民事案件支持起诉的案件。

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好抚养、教育、保护孩子的法定义务,青山区法院以“家庭教育指导”为发力点,绘制“1+N”法护未来同心圆。青山区法院携手区政法单位、区团委、区妇联、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图书馆等多家部门,举办“法治夜校”“法治家庭会议”“家长课堂”,“同心护未”活动多点开花。

青山区法院还主动融入“六大保护”,深度参与“5·15国际家庭日”大型网络直播等活动,“法护未来”涟漪由线下激荡至线上,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同心圆越绘越大。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