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3)》在京发布

2023-07-12 10:08:09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分享: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安杰

7月8日,由中国行为法学会和中南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3)》发布会暨“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实施体系”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董治良、中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毛俊响共同主持。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蒋建湘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十余年来,《中国法治实施报告》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锚定法治建设实践需求,发掘问题探索对策,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基于实践反思的理论支撑,为法治建设顶层设计提供研判依据,为法治实施具体工作提供第三方观点,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问题清单,为各界人士了解中国法治实施进展提供全景图。

《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3)》由来自20所著名高校、7家实务部门、38位专家联袂创作。全书共78万余字,多维度全景式展示了过去一年中国法治运行的客观情况,总结特点、发现规律、挖掘问题、提供对策。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江必新教授作为《中国法治实施报告》主编发表致辞。他回顾了《中国法治实施报告》的编纂历程,指出从“法律实施报告”到“法治实施报告”,从总分线性叙事到立体多维研究,从一校主创到全国各大高校与实务部门共同创作,《中国法治实施报告》历经十余年,体量翻番、内容翻倍,专家云集。迄今为止,《中国法治实施报告》共出版十卷,累计贡献了188部独立报告、年度法治实施事件评析整整100篇;415人次实质性地参与了报告的撰写,100多位领导和专家先后出席历年发布会并发表演讲。

江必新总结了新时代十年中国法治实施十二项总体经验。他强调,不仅是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在于实施,而且法治的价值与生命也在于实施;不仅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基本政治原则,而且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政治立场;不仅要构建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而且要构建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不仅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和宪法法律优先的原则,而且要坚持公平正义这一核心价值;不仅要坚持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而且要确保全民守法;不仅要坚持严格执法,而且要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仅要把法律印在纸上、贴在墙上,而且要通过法治文化的建设把法律嵌合在亿万人民的心里;不仅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进发展、化解矛盾、迎接挑战、抵御风险、推动改革,而且要善用宽严相济、刚柔并举、专群协同、惩教齐抓、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等的法治实施政策;不仅要坚持法治实施的成功做法和社会治理的有益经验,而且要坚持改革创新、文明互鉴来实现法治实施的现代化;不仅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基础性、轨道性作用,而且要重视其他治理方式的配合;不仅要建设一个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法治实施工作队伍,而且要抓住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不仅要不断探索法治实施的规律,而且要不断提升法律的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中国法治实施报告》副主编、中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红霞发布了《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3)》成果要点。她指出,上一年度中国法治实施呈现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法治实施的组织性、规划性、系统性显著提升,法律实施的稳定性、有效性、针对性进一步增强;二是法治与德治深度融合、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深度融合,中国特色法治实施体系全面形成。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连宁指出,古今中外,法律实施都是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3)》高度重视与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法治建设的战略规划紧密结合,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高度重视中国法治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法治实践的难点问题。报告汇聚了全国38位专家学者的悉心整理和潜心研究,既是中国法治实践全景的记录与见证,也是中国法学家和法律人的集体智慧结晶。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景汉朝指出,《中国法治实施报告》项目从设立至今整整持续运行十一年。十一年在人类历史上不足一提,但是在中国法治史特别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十一年。江必新教授团队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为研究对象,把握历史脉络、提炼发展规律,为法治中国建设进程提供了翔实记录和工作参考,是法治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意义重大而深远。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姜伟指出,《中国法治实施报告》历经十余年,记录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的发展历程,为法治中国实践提供了系统的“年度体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新时代是中国法治建设的最好时期。数字中国建设为我国数字法治的发展和法学研究的繁荣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人民法院的智慧审判模式塑造了数字正义的新模式,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正义、可接近正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吕忠梅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生态环境立法体系重构,生态环境执法体系重塑,生态环境司法体系创建,生态环境尊法守法形成良好氛围,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中国选择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法治道路,新时代十年环境法治建设成就,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指出,《中国法治实施报告》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信史”。每年的报告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全党全国人民推进法治建设的经验。过去一年,我国刑事法治实施的成就和特点可以概括为“稳”“降”“减”“少”“服”五个字,寻衅滋事罪的罪名存废、危险驾驶罪的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获得感、二审开庭落实以及刑事合规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

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局长王晓光认为,《中国法治实施报告》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多领域法治实施的成果、经验和典型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客观、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对进一步深化法治建设很有启发意义。新时代的全民普法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发展。

发布会后,“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实施体系”专题研讨会接续举行。研讨会由中国行为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恒山,中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许中缘教授共同主持。国内各领域著名专家围绕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实施体系,分别从法理、行政法、商法、竞争法、财税法、社会法、规制法、网络法等角度作了精彩演讲。

编辑:武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