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上勇争先

2025-10-30 09:54:20 来源:南方日报 -标准+

丁建庭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重塑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强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相结合,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在人工智能这一战略必争领域,广东如何抢抓机遇,迎接人机共生的智能世界?

(一)

近年来,随着技术跃迁、应用深入,人工智能加速落地。拥抱人工智能,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制胜未来的必答题。

科技浪潮滚滚而来,发展人工智能是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抓手。

人工智能被视为继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之后的又一划时代技术,正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迈向智能化新阶段。当前,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微软、亚马逊、英伟达等全球科技巨头为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争相扩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布局。人工智能行业正处于爆发期,躬身入局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赢得优势。

产业发展向新向上,发展人工智能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开了广阔空间。

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通过对资本、劳动、技术、数据等要素创新性配置,能够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升。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助于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促进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

群众需求持续升级,发展人工智能有助于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旅游出行、寻医问药的智能助手,到数据解析、算法推荐的“最强大脑”,再到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的智慧化服务,人工智能正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为人们带来了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从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亟须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助残养老等重点领域的深度应用。

(二)

作为科技创新大省,广东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上理应勇争先、走在前。

广东兼具机电技术与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近年来紧抓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技术创新、产业规模、场景应用等方面发展迅速,构筑起广东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新优势。

看形势,广东正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需求旺盛。今年初,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随后,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出台《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加力提速、成群成势。

看优势,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9年全国第一,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全省集聚了1600多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构建了以华为昇腾生态、腾讯混元大模型等为代表的全栈式人工智能产业链,一大批工业大模型、工业智能体迭代升级,成为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广东产业体系完备、创新水平高、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以及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有条件、有基础、有支撑。

看趋势,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激发人工智能强大创新潜能,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之一。百舸争流,你追我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应用路径,不断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才能更好赋能经济发展、服务美好生活。

(三)

人工智能浪潮奔涌向前,既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前所未见的风险挑战。

比如,“AI幻觉”让生成内容真假难辨,“换脸视频”引发造谣诽谤时有出现;平台算法编织“信息茧房”,外卖骑手一度被“困在系统里”;当然也有不少人忧虑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岗位,担心可能导致结构性失业……人工智能的“双刃剑”效应愈发具象化。

如何解决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人类仍在努力探索,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而不能因噎废食、裹足不前。

拒绝人工智能,只会错失机遇。

人工智能虽然取代了一部分人类岗位,但也创造了新的岗位。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不断提升效率、优化体验、重塑场景,展现出蓬勃发展动能和广阔应用前景。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再发展、再完善,才能抢占先机、向上跃升。

发展人工智能,必须快马加鞭。

小到办公智能体,大到智能机器人,现阶段人工智能产品从“能用”到“好用”仍有距离。因此,必须正视差距、加倍努力,以市场为锚点、以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为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创造积极条件。

同时,也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新修改的网络安全法回应了这一点:国家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完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和安全监管,促进人工智能应用和健康发展。

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一个人机共生的智能世界必将到来!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