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锋
今年国庆节当天,江苏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总流量达528.9万辆,同比增长12.5%,创下国庆假期历史新高。双节假期,应急车道按需开放,在缓解交通拥堵上帮了大忙。(见10月5日《扬子晚报》)
应急通道又称生命通道,是高速公路、城市环线等道路两侧设置的专用车道,供工程抢险、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或民警执行紧急公务等处理应急事务的车辆使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机动车不得有“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等情形。也就是说,在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故障或司乘人员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之外,社会车辆不可停靠或占用应急车道。
现实中一些驾驶员法律意识淡薄,在堵车、超车等情形下,随意占用应急车道的情况并不少见。节假日,民众密集出行,乱占应急车道的现象尤为明显,这有可能引发延误紧急救援、加剧道路拥堵、造成交通事故等负面后果。
换个角度看,车辆占用应急车道的行为高发,对应急车道的功能及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江苏省多个部门启动应急车道智慧管控等措施,临时开放相关路段、点位的应急车道,对车流进行分流、疏导,有效缓解道路拥堵状况。
智慧化运用应急车道等交通设施,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应对特殊路况的基本操作。比如,有的地方使用无人机巡逻并基于实际情况开放或关闭应急车道,让交通临时管控措施更精准、更及时、更合理。又如,有的地方通过道路情报板、路侧指示牌、声光警示喇叭及无人机高音喇叭等设备,实时发布应急车道启停、车辆导流等信息,引导车辆提前做好应对选择。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地方还专门制定了应急车道管控规则,从机制层面统一了管控标准,这也值得借鉴。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按需开放应急车道,让实际效果说话。如果它确实能在一定时段让拥堵变通畅,让无序变有序,也算是对民众提升道路通行效率诉求的积极回应,是增强道路智慧监管能力的实践。期待相关地方能够积极行动,对应急车道紧急使用情形和范围作出更加明确具体的规定,让民众必要时能够在应急车道上合规通行、放心通行、精准通行。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