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药企贴牌”当心遭反噬

2025-07-18 15:09:52 来源:广州日报 -标准+

连海平

近日,央广网记者在电商平台发现了一系列挂着老牌药企品牌名称的直播间,售卖的产品从美白淡斑精华、修护贴到凝胶、维生素、无蔗糖蛋白粉,五花八门。有不少主播称,直播间是“官方店”。

这类直播间半真半假,“真”的是,直播间卖的产品确实贴着老牌药企的牌子,甚至电商平台上所谓的“旗舰店”“专卖店”也得到了该药企的授权;“假”的是,其所售卖的产品并非该药企生产,直播间的注册公司也另有其人。说白了,就是药企向外租出一块牌子,至于租赁方卖啥产品、如何经营,药企多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管也管不了。

老牌药企做贴牌生意也不是啥新鲜事。几年前,曾有媒体报道过一些老牌药企对上门求牌的来者不拒,从“药字号”“健字号”到“妆字号”“特字号”,再到“消字号”“食字号”,几乎万物皆可贴牌。这样一来,消费者出于对老牌药企的信任,在直播间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其品牌的保健品或化妆品,到手的极有可能就是其他厂家生产的贴牌货。当然,贴牌货未必就是伪劣产品,但即便产品质量没有问题,至少在心理上,会让消费者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对此,专业人士表示,贴牌业务在医药行业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药品研发和营销方式……这一业务模式并不违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在这方面,有些国家比较严格,有的国家要求药企贴牌产品必须与自有产品同生产线、同标准,否则视为“虚假关联”。撇开法理不论,药企做贴牌生意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就会“伤”及自身。把牌子租出去,在某种意义上说,等于把药企多年积攒的信誉交出去。要是对方和自己一样爱惜羽毛,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关和服务关,实现双赢,自然皆大欢喜;如若不然,对方打着老牌药企旗号乱搞一气,把品牌形象砸烂、把品牌价值榨干,消费者把气撒到自己头上,那真是划不来。

法无禁止即可为,即使药企贴牌生意可以做,但也要有边界、有节操,不能只收钱不担责,把牌子一租了事,对租赁方如何干不闻不问,对消费者权益不管不顾。长此以往,药企“塌房”是迟早的事。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