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岂能指望“政绩工程”出政绩

2025-06-30 17:10:09 来源:广州日报 -标准+

谭敏

日前,吉林省长春市纪委监委发布通报称,长春市宽城区欣园街道五星村原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杜一宝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搞“政绩工程”,先后使用4600余万元集体资金成立三家村办企业,目前,两家企业严重亏损,一家企业倒闭,给村集体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杜一宝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已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月24日澎湃新闻)

通报中没有杜一宝搞“政绩工程”的细节,但先后成立三家村办企业,居然两家亏损一家倒闭,足可见此人空有“谋事”之野心、却无成事之才能,眼高手低、好大喜功。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为什么杜一宝会在办企业这个坑里连摔三次跟头?盲目自大、贪功牟利、太想出政绩是主要原因。

政绩与“政绩工程”,两字之差,本质却截然不同。政绩是为党和人民工作而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政绩工程”则是在工作中掺进了个人的虚荣心和功利心,想以此作为提拔升迁的“垫脚石”“敲门砖”。一些党员干部为了个人政绩“添光增彩”而不顾地区发展实际、违背群众意愿,利用手中权力大搞劳民伤财、浮华无效的工程,甚至有些党员干部为了早出政绩、快出显绩,不惜欠债也要打造所谓的“特色项目”。例如,贵州独山县委原书记潘志立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世界最高琉璃陶建筑”等政绩工程;福建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家东在担任漳州市委书记期间,未经调研论证便花费2.11亿元打造6座仿古驿站,最终长期荒废闲置。追根溯源,这都是政绩观出现了偏差,权力观发生了扭曲,存在“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错误观念。

“政绩工程”危害巨大,不仅挤占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资金,也加重了人民群众的负担。更值得警惕的是,“政绩工程”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滋生。一些领导干部为了出政绩,不惜违纪违法,违规审批、挪用公款、收受贿赂,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政绩工程还容易滋生官僚主义作风,导致决策失误、执行不力、监督缺失等问题。杜一宝在搞“政绩工程”的同时,被查出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就是明证。由此可见,“政绩工程”未必出政绩,可能还会成为暴露自身问题的线索。

政绩好不好,不在于有没有“政绩工程”,而在于是不是为群众谋福利、谋发展。真正的政绩,是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干出来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党员干部有没有政绩由实践来检验,由人民群众说了算。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事业观,摒弃私心杂念,真正以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此,自然能得到民意的赞许,这才是真正的政绩。


编辑: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