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

2022-06-01 11:14:21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标准+


■高亮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80多年前,一大批来自天南海北的知识分子,带着“不到延安心不死,到了延安不死心”的信念,奔赴心中“圣地”——延安。

在“上延安”的大潮中,历史学家范文澜,哲学家艾思奇,文学家丁玲、周扬、徐懋庸、田间、何其芳,艺术家吕骥、蔡若虹、力群等,他们的到来,让原本荒凉贫瘠的延安成为全国文化活跃的中心,给延安文艺的百花园带来了盎然生机,使“我们的整个文学工作,戏剧工作,音乐工作,美术工作,都有了很大的成绩”。

初到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有着强烈的革命热情,但也有些脱离战斗现实、脱离人民群众,执迷于高雅艺术趣味。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犹如一声春雷,彻底“炸”醒了个别延安文艺工作者。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文艺必须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1943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7周年纪念日,《讲话》全文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文艺工作者们迅速投入到火热的工农兵生活中,人民大众真正成为文艺创作内容的主体。

鲁艺师生创作的秧歌剧《兄妹开荒》,让“劳动人民的形象,第一次堂堂正正出现在舞台中央”。每次演出,老百姓就奔走相告:“‘鲁艺’家的来了!”歌剧《白毛女》在张家口演出时,战士们看得直掉眼泪,擦干眼泪后喊着口号就上了前线。《白毛女》的成功离不开“人民”这个关键,不仅作品主角来源于人民大众,在创作中也吸收了不少群众的意见。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等一大批以人民大众为描写对象、反映身边现实的文学作品百花齐放;100多位美术家、音乐家创作关于抗战生活的作品,让延安文艺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

越是风云变幻、明晦难定的时代,越彰显伟大思想拨云见日的力量。正如郭沫若高呼,“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延安文艺座谈会给文艺工作者带来崭新的精神面貌。最初丁玲的作品因个性化的“女性意识”而出名。座谈会后,丁玲创作思想、方式发生了彻底改变,丁玲丈夫陈明回忆:“她根据自己的体验,提出来作家到群众中去落户。”主动置身于人民群众中的丁玲,写出了名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为什么流眼泪?因为我是真正的人民了。”谈到座谈会后的转变,作家刘白羽道出了延安文艺工作者的心声。

习主席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军事文艺的根永远在人民、在官兵。基层正在发生的变化、官兵热火朝天的生活,为军事文艺创作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文学作品《跨过鸭绿江》《武汉抗疫——解放军来了》,影视作品《守岛人》《长津湖》……一批批备受官兵喜爱的作品问世,就是抓住了官兵尤其是英雄这个创作主题,书写了强军兴军的“风花雪月”。

时间回到80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举行第三次会议。针对“决不写歌功颂德的文章”等个别错误认识,朱德总司令语重心长地说:“共产党、八路军,就是有功有德,为什么不该歌、不该颂呢?”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对中华民族的英雄,就应该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

“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要求新时代军队文艺工作者聚焦备战打仗,扎根基层、深入官兵,上高原、下海岛、走边防,让作品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清新鲜活的风格,创作更多接地气、冒热气、有灵气的精品佳作。

编辑:廉颖婷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