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壮美赛图拉

2021-11-26 17:01:06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标准+

■王 宁

一个秋日,我从叶城县沿219国道一路向高原进发。翻过一座座达坂、走过一个个雪山,尽管事先吃了预防高原反应的药,可当汽车爬升到海拔5000多米高度时,我仍感到一阵阵胸闷气短。这条路,一旦走过便不会忘记——库地达坂险,犹似鬼门关;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湾;界山达坂弯,伸手可摸天。

在219国道355公里处,路边有“赛图拉”字样的标识,据说是古丝绸之路上最后一个屯兵点。

赛图拉哨所遗址海拔3800米,东南和北方都是大河滩。哨所所在的平台高出河滩足有10多米,地上残留许多马桩,是当年戍边将士用来拴住哨所巡逻的军马和骆驼的。从倒塌的横面看,墙体近1米多厚,都由篮球大的石头与黄土夯成,足见当年戍边人建设哨所的艰辛。离营房不远有高高的哨楼,哨楼一侧墙体布满向外射击的枪孔。山脚下是陡立的山壁,蜿蜒成天然屏障,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走过干涸的喀拉喀什河,往上爬,每向上一小步,腿都像灌了铅一样沉,头也仿佛要炸开了似的。

我对当年在这里设防的人,顿时有一种敬重和佩服。敬重他们远见卓识,佩服他们在自然环境极恶劣条件下,仍骑马乘驼,冒着生命危险建哨设卡。

往事越百年,西域挥鞭,热血将士戍边的故事仍在传颂。1875年,左宗棠率部抬棺西征,一举击溃“中亚屠夫”阿古柏伪政权,收复天山南北。平定新疆后,左宗棠组织清军敢死队,历尽艰难跋涉来到赛图拉,迅速建立军事哨卡,成为中国最西边境的防御大本营。从此,多少春花秋月,多少寒来暑往,官兵用忠诚守卫着雪山边关的每一寸土地。

赛图拉是南疆地区的边塞要道,在此戍边着实不易。我站在哨所遗址,看着那些经历风雨洗礼的砖瓦草木,不免肃然起敬。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军第5师第15团一个连队进驻赛图拉。官兵到来后,在荒凉的昆仑山无人区建起了第一座楼房、种活了第一棵树,还在常年冻土地带建成几十座果蔬温室大棚,向戍边官兵和周围牧民供应新鲜蔬菜。地方党委政府在大山深处兴建定居牧房,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让农牧民住上两居室、走上柏油路、喝上自来水。赛图拉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喀喇昆仑第一镇”。

曾被中央军委授予“喀喇昆仑模范医疗站”荣誉称号的三十里营房医疗站就驻守在这里,常年担负雪域高原边防官兵的医疗救护任务。这里的“高原氧吧”常年为官兵开放,从海拔5000多米的哨卡换防下来的官兵都会在这里调整休息。

在这片让人望而生畏的雪原之上,经常活跃着医疗站女兵的迷彩身影。她们爬雪山、过达坂、涉冰河,深入雪山哨卡开设“流动医院”,说不清有多少次在暴风雪中迷途,在雪崩和泥石流的滑坡中死里逃生,但她们仍以满腔热情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她们就像“昆仑女神”,用人生最美的青春芳华守护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成为喀喇昆仑高原上的一道风景。

雪域边关的寂寞荒凉,只有日夜守望昆仑的人才能体会。医疗站的女兵除了执行巡诊和救护任务,还是边防官兵的心理医生和知心姐姐。每到雪山哨卡,女兵们都要与边防战士一起包饺子,洗衣服,聊天或表演节目。边防官兵说,有医疗站女兵的地方就有快乐,她们是“制造快乐”的使者。

进入初秋,海拔3800米的赛图拉就已银装素裹。只有三十里营房副食品保障基地的几十座温室大棚还绿意盎然。种植员带我到温室大棚参观,告诉我,几十年来,一代代边防官兵先后试种蔬菜40余次均告失败。过去一些老兵经常用罐头盒种几根蒜苗,平时像宝贝一样呵护着,有的战友舍不得吃维生素片,却常常拿出几片埋到花盆里给蒜苗补充养分。现在,荒漠深处有了这畦新绿,自然给官兵增添了无穷乐趣。我曾问过他们,来这么偏远艰苦的地方当兵,后悔吗?他们说,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军营为祖国站岗,能让人自豪一辈子呢。

浩瀚的苍穹繁星如斗,夜晚的篝火映着战友们青春的黑红脸庞。在壮美神奇的赛图拉,一切都那么美,都那么难以忘怀。

编辑:廉颖婷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