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辛店镇石郭家村700㎡的“多功能活动广场”上,村民杜玉英伴着音乐跳着广场舞,笑意盈盈:“以前得往邻村跑,现在家门口就能跳,孩子能玩、老人能练,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这处广场,正是辛店镇人大主席团以基层民主破解乡村公共服务难题的生动写照。
听民意:“五维纳谏”锁定民生需求
去年,辛店镇石郭家村广场舞爱好者向镇人大代表反映“无场地跳舞”的困扰,不少村民也盼着有打球、遛娃的地方。群众的“碎碎念”,成了镇人大主席团的“心头事”。
镇人大迅速启动“五维纳谏”行动,代表们走村入户,在田间地头开7场村民大会,发放800份问卷,设2个意见箱,建24小时在线微信群,全面收集民意。经梳理,82%村民缺健身设施、67%盼文化空间、45%忧活动噪声,三大核心诉求明确。“群众需求就是工作方向,建广场是把‘急难愁盼’落到实处。”镇人大主席张海鹏说。
聚民智:三级协商敲定广场方案
“广场该咋建?建在哪儿?功能咋分?”消息一传开,村民们众说纷纭,年轻人想要篮球场,老人盼着休闲椅,家长担心孩子玩耍安全,还有人怕广场舞音乐吵到住户。
为了化解分歧,镇人大搭起了“三级协商”平台。大家围着“需求清单”讨论,一致同意先把“太阳能灯、智慧跑道”这些基础配套定下来;针对“各年龄段都想占地方”的问题,代表们提议分区规划,最终划出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儿童游乐、文化活动四个区域,既不互相干扰,又能满足不同需求。
“一开始我担心广场离我家近会吵,后来协商时定了晚上9点后不跳广场舞,我举双手赞成!”村民石应福原本是“反对者”,参与协商后成了“支持者”。就这样,“一心四区”的方案,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中定了下来。
集民力:多元共建破解资金难题
方案有了,钱从哪儿来?40万元的建设资金,单靠政府拨款远远不够。镇人大代表们行动起来,积极对接文旅部门,争取到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铺设硅PU智慧步道、装太阳能灯;企业界代表联系本地企业,获捐15件智能健身器材;村里致富能人、普通村民也主动参与,或捐款或出工,整合闲置旧材料又凑20万元,资金难题迎刃而解。
建设中,“阳光监督组”全程监督,发现12个问题当场整改。“竣工时,邀请村民一起验收,整改清单要村民签字才过关,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每一步都让村民放心。”监督组组长石积来说。
靠民管:长效治理留住广场活力
“建得好更要管得好,村里成立了人大代表、村民、村干部组成的管委会,组建了‘红马甲’志愿服务队,每日保洁维护器材,安装智慧设备,实时监测人流能耗。”村党支部书记郭全说。
每月10日的“广场议事会”上,村民可提诉求,代表当场回应或协调解决,据统计,已响应11项诉求。如今,广场日均接待220余人次,衍生出广场舞队、篮球队等,成了“村民会客厅”。
“从‘无处跳舞’到‘活力满场’,辛店镇群众提案占比从18%升至76%,还衍生出‘广场微法庭’等项目,基层民主正谱写乡村治理新乐章,为更多乡村提供可借鉴的‘民主样本’。”辛店镇人大主席张海鹏表示。
(赵彦洲)
编辑:唐亦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