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山东邹城市司法局:构建多维度老年权益法治保障体系

2025-10-15 16:03:25 来源:法治网 -标准+

近年来,邹城市司法局深入践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齐心服务・鲁力护老”行动为总抓手,聚焦老年群体法律服务急难愁盼,通过特色化供给、专业化支撑、精准化传播、标准化建设,构建起全链条、多维度的老年权益法治保障体系,相关工作获群众广泛认可。

深化“四个坚持”,构建温情法援服务矩阵 

以“援护银龄 法暖桑榆”为服务品牌,推行四项特色举措,实现法律服务与老年需求精准适配。一是“先调后诉”解民忧。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将赡养、继承、监护权等家事案件纳入优先调解范围,通过亲情感化、情理疏导等方式化解矛盾,既守法律底线又护家庭和睦,此类纠纷调解化解占比超六成,筑牢基层稳定根基。二是“面对面讲”送法治。常态化开展“法律进敬老院、进社区”活动,聚焦婚姻家庭、金融诈骗防范等高频需求,采用“案例讲解+现场问答”模式增强实效,年均开展活动20余场,覆盖老年人超1500人次。三是“点对点办”提效能。升级市、镇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大厅适老配置,设置无障碍通道,配备老花镜、轮椅等物资,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审批时限压缩30%,实现“就近办、快捷办”。四是“一对一帮”暖人心:针对高龄、失能老人推出电话预约、专人对接服务,手把手传授“5220148”热线及法援在线平台使用方法。近三年累计为515位老年人提供无偿法律援助,群众满意度达100%。

建强调解体系,源头化解涉老矛盾纠纷 

深化“法援银龄”志愿服务,构建专业化、多元化调解格局,从源头预防纠纷发生。一是聚“银发力量”建队伍。吸纳法院、检察院退休干部加入调解协会,组建12支“银发调解队”,30余名退休老同志凭借熟法律、懂民情的优势,成为复杂涉老纠纷化解“主力军”。二是搭“便民平台”优服务:设立“老党员调解工作室”“银发调解驿站”等特色窗口15个,打造“家门口”调解阵地,今年已接待来访老人800余人次。三是强“联动机制”提效能:与民政、妇联、老龄委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交机制,形成“多部门协同、全流程介入”工作体系。截至2025年9月,共化解涉老纠纷380余起,成功率达98.7%。 

聚焦精准普法,筑牢老年维权法治屏障 

针对离退休老干部等重点群体,构建“靶向式”普法模式,传递法治关怀。“送法上门”显温度。组织志愿者走进老干部活动中心、干休所,围绕财产继承、意定监护、金融诈骗防范等热点,以典型案例开展互动讲解,今年已开展精准普法12场。“多元载体”强实效。编印字体放大的普法手册5000余册,现场设置法律咨询台,形成“讲解+读本+咨询”服务模式,切实解决老年人法律困惑。“清单教学”防风险。围绕保健品诈骗、虚假投资等高发风险编制课程,通过情景模拟、以案释法开展培训,近三年未发生老干部重大权益受损事件。 

夯实服务基础,提升法治保障质效 

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核心,推动服务从“有”向“优”转变。一是优化适老硬件配置。实现市、镇两级服务站点适老设施全覆盖,统一服务标识与流程,建立老年人优先机制,保障服务可及性。二是建强专业服务队伍。选拔资深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建20支专业团队,聚焦赡养纠纷、遗产继承等领域,年均办理涉老法律服务事项超300件。三是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建立评价体系,通过电话回访、现场调研收集意见,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切实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山东省邹城市司法局 张英慧 乔薇)

编辑:唐亦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