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天柱县人民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以“案件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全力打造简案速裁新样板,实现以全院20%的办案力量速结全院40%的诉讼案件,促进司法审判“大提速”,审判质效显著提升。
重塑工作格局
出台《天柱县人民法院“简案快办”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1个简案速裁中心,选派16名法官、法官助理及书记员组建民事速裁、刑事速裁和执行速执组3个专门速裁团队,促进案件类型化、专业化、集中化办理,实质化有效运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执行权制约机制加强执行监督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细化本院民事速裁、刑事速裁和执行速执案件办理的适用标准3个,依法快速办理简单案件。
案件分流员依托分案系统,研判案由、标的额、诉讼当事人人数、调解意愿、社会影响等因素,对案件类型和难易程度进行“双筛查”。对适宜速裁案件立即分流至简案速裁中心,保证当日立案、当日移交,第一时间进入速裁快审流转程序,实现简案快办,对于不宜通过速裁程序办理的及时分流到各业务庭,实现难案精办。2024年,精准分流简案1549件,办结1549件,审判质量管理指标均达最优值。
优化诉内程序
结合实际制定《关于加强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案件审判流程管理实施办法》等工作方案2个,进一步强化“立审执监访”各环节机制,完善案件内部流转程序,加快案件流转速度,从整体上防止程序空转,促进案件质量、效率、效果,全面整体提升。
以“快审、快结”为目标,将司法鉴定、证据交换等事务性工作前移,在庭审时主要围绕争议焦点进行审理,极限压缩庭审时长。针对同一类型案件集中排期调解、多案同审连审,减少因环节重复造成的司法资源浪费,实现从各环节“小提速”到全流程“上高速”。2024年,平均办案用时23.45天,较去年同比缩短7.18天。
建立诚信诉讼承诺及诉讼风险告知等提示机制,引导当事人诚信诉讼。2024年,随案告知相关提示2595件3892份。加大执前保全力度,积极引导当事人在诉前、诉中及时申请财产保全,减少“法律白条”现象的出现,提高案件执结率,减少执限。执前保全案件15件,保全金额210万元。强化执行督促机制,173件案件在执行立案前兑现完毕,推动执行前端化解。
注重简中求质
对于系列案件通过示范诉讼、集中审理等方式,实现案件高效处理,确保类案统一裁判;对简单民事案件,推广当庭宣判+无书记员庭审模式,让司法公正和效率“显而易见”。本着“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将庭前调解作为速裁审理的必经程序,2024年,我院诉中调解率为35.84%,调撤率47.71%,通过无书记员庭审114件,庭审平均时长20分钟。
与相关部门联合成立“天柱县轻罪治理中心”,出台《天柱县轻罪联合治理实施意见》《天柱县常见轻罪案件办理指引》,实现侦查、起诉、审判、矫正高效衔接,形成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多方参与的联动机制,我院审结轻罪案件149件,占比56.6%。
明确速执组成员的职能、职责和角色定位,严格把控每个流程节点。加强公安、住建等部门通力协作,打破法院在执行过程中“查人找物”的“信息孤岛”,努力让每一个案件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执行。
强化数字赋能
积极推广网上立案、网上缴退费、电子送达、在线开庭等“互联网+”诉讼模式,让群众尽享“指尖诉讼、掌上开庭”便利。2024年,通过网上立案2299件,网上缴退费2490件,在线调解、开庭2495次,电子送达法律文书21583次,为群众节约诉讼成本200余万元。
强化立案到归档全链条全节点全流程无纸化,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加强智能辅助办案应用,充分利用类案检索、智能文书编写、量刑规范、执行查控等系统为法官在量刑、文书制作、阅卷审查等重要环节提供专业辅助,减轻法官的办案负担,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以数字赋能审判管理,借助数字管理平台实现监督管理全程留痕,做到日提醒、周调度、月通报、年考核,通过监督把控好案件的流程关、质效关。深入贯彻落实司法审判数据分析会商研判制度,聚焦数据反映出的执法办案短板弱项定期召开数据会商,切实以会商成果推动审判质效全面提升,2024年,我院一审息诉服判率93.01%,案件比1.37,无超12个月未结案件。(贵州省天柱县人民法院 杨蕊)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