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一对夫妻婚后长期分居,男方3次起诉离婚获法院支持

多次起诉离婚且分居视为感情破裂

2025-05-09 15:43:09 来源:《法治时报》 -标准+

海南省一对结婚20年的夫妻,因长期异地分居,导致家庭矛盾难以调和。男方明某3次向法院起诉离婚,最终在2024年11月获得终审判决——准许离婚。该案中,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和2名未成年女儿的抚养权归属,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在第三次起诉离婚中,一审法院判决准予离婚并将2个女儿抚养权均判归男方,女方不服后上诉。二审法院综合考虑子女实际生活状况,改判小女儿由女方抚养,男方需支付小女儿每月抚养费700元。

案情经过:婚后长期分居,矛盾积累婚姻终破裂

长期居住在五指山市的男子明某与家住三亚市的女子才某相识于2000年初,双方经过互相了解,于2003年12月登记结婚。婚后,因为生活习惯和一些生活琐事,才某和公公婆婆相处得不太愉快。且因工作原因,才某长期居住在三亚市,和明某聚少离多。但在磕磕绊绊和相互体谅中,二人在2008年年底生下了长女大明(化名),2013年年中又生了次女小明(化名)。此后,小明一直和才某在三亚市生活和上学。

虽然生育了两个孩子,明某和才某的感情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好。反而经常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和生活琐事,多次与公公婆婆发生争吵。2018年,家庭矛盾激化,才某将2个孩子带到三亚一起生活。

2020年,明某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向当地法院起诉离婚。因才某不愿离婚和双方感情未破裂等因素,一审法院判决不准许二人离婚。2022年,明某又再次起诉离婚,依然未获法院支持。

2024年,明某第三次提起离婚诉讼。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准予离婚,并将2个未成年女儿的抚养权均判归明某,双方各自名下的存款及债务归各自所有,不予分割,才某每月支付抚养费300元。才某不服判决,向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多次起诉离婚且分居,通常被视为感情破裂

三亚中院受理案件后,依法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庭审中,才某表示,双方感情还没有破裂,她不愿意离婚。她虽然和明某异地分居,但孩子需要父亲,愿意和明某继续维持婚姻关系。一审法院将大明、小明的抚养权判归明某,属于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小明自幼在三亚长大,日常生活和学习一直由她负责照料和陪伴。她身体无重大疾病,性格温和,生理条件完全适合抚养子女。虽已退休,但是有稳定的退休金可以支撑日常开支,且娘家也会给予相应的支持。

才某表示,自己自2018年以来,都是她独自一人抚养两个女儿,照顾他们在三亚的生活和上学。明某在此期间,从未给过她们母女三人任何经济援助,足以说明其有能力可以照顾子女生活,并且自幼就相依相伴,也为母女三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法院判决应该按照最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划分抚养权,但一审判决并未充分审查两个女儿的现状,只是从经济收入角度片面地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将小女儿的抚养权判归明某,对于经济收入略强的明某来说,不仅增加了其负担,也导致原本就对大女儿照顾不够的明某更加没有精力照顾小女儿。

明某辩称,他父亲离世时,才某没有参加葬礼,也不让孩子上香,平时也不让孩子叫爷爷奶奶。如果大女儿跟他生活,小女儿跟才某一起生活,抚养费可以互相抵消,但才某必须搬离明某父母的房子。

三亚中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民法典第1079条,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当准予离婚。该案中,明某已经第三次起诉离婚,且之前两次均被判决不准离婚,这说明双方矛盾长期存在难以调和,而且双方已异地分居多年。一审法院支持明某离婚请求,符合法律规定,因为多次起诉离婚且分居的情况通常被视为感情破裂的证据。

三亚中院认为,子女抚养权的判决应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一审法院将两个女儿都判给明某,但考虑到小女儿长期由才某照顾,且生活环境稳定,考虑到孩子现有的生活状况和父母的抚养能力。才某虽然收入较低,但有退休金和家庭支持,且实际照顾孩子,应改判小女儿由才某抚养。

最终,三亚中院综合考虑子女实际生活状况,改判小女儿由才某抚养,明某需支付小女儿每月抚养费700元。

律师说法:多次起诉加上分居证据,可强化“感情破裂”认定

在该案中,明某三次起诉离婚,前两次被法院驳回,第三次才获法院支持。在离婚诉讼中,感情破裂该如何认定,一定要起诉三次才能被认定为感情破裂吗?抚养权判给谁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海南瑞伊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积祯。

陈积祯介绍,起诉离婚三次不一定会判离婚,但是多次起诉加上分居证据(如异地工作、矛盾记录),可强化感情破裂认定。三亚中院认为“多次起诉+感情消耗殆尽”符合民法典第1079条离婚条件。

陈积祯表示,抚养权判给谁的关键因素是孩子实际生活状况(如长期跟随一方生活)、父母经济能力、陪伴时间均是核心考量,若想争取抚养权,需提供照顾子女的日常证据(如缴费记录、家长群沟通),尽量保留子女生活支出凭证、日常陪伴记录(如照片、聊天记录),证明实际抚养能力。

陈积祯提醒,婚姻解体不仅是情感问题,更涉及子女成长与财产权益。若矛盾不可调和,尽早收集分居、财产证据,减少诉讼成本,才能在诉讼中最大限度保障自身权利。

(2025年5月9日《法治时报》记者 李成沿)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