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构建面向农业强国的浸润式爱农情怀育人体系

2023-11-03 15:54:15 来源:光明网
分享:
-标准+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发展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福祉,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高等农林院校教育引导广大农林学子厚植爱农情怀,既是高校服务社会和激发乡村振兴产业、文化、组织新活力的现实需求,又是扎根中国大地、培育爱农兴农新型人才的应有之义。因此,我国高等农林院校作为农林人才培养的重要孕育地,应着力破解我国高水平农林人才紧缺短板,深入开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探索构建既能回应时代诉求、符合国家需要,又能满足人民期待的爱农情怀育人体系,为涵养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培育我国高水平农林人才后备队伍蓄力赋能。

协作联动,构建跨学科爱农情怀协同育人共同体

育人主体是育人体系构建的核心驱动要件。教育部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不断开辟“三全育人”新局面。“三全育人”的关键在于“育”,而“育”的核心在于育人主体。育人主体间要实现协作联动,完善其内在协同运行系统,才能充分发挥育人主体合力。为此,构建跨学科爱农情怀协同育人共同体是推进育人主体内在协同联动的有效路径,着重聚焦以下三个方面发力推进:一是充分调动各方社会力量和资源,通过校内外协作联动,组建“思政教师+农学专业教师+基层农技人员+农业专业人才”协同育人共同体;二是充分发挥校内教师的理论优势和科研力量,积极汲取“田秀才”“土专家”丰富的农村生产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深刻领悟理论内涵;三是引进农业领域专家学者、服务“三农”的企业家、优秀校友等协同育人,多措并举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认知与情感的贯通,从而探索构建情怀深、实践强、视野广的跨学科爱农情怀协同育人共同体。

紧扣“三农”,整合集群式爱农情怀课程体系资源库

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作为爱农情怀教育课程体系的两大构成,应协同互促形成课程育人合力。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应紧扣“三农”主题,将“爱农”嵌入“专业+通识”课程,挖掘爱农元素,分专题、分模块推进集群式爱农情怀课程体系资源库建设。一是以优化新农科课程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课程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注重围绕农业发展现实问题、案例、农业科技前沿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注重将“爱农”巧妙嵌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感恩乡土的赤子情怀、助力乡村振兴的担当感和使命感、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爱农情怀。二是以统筹整合精品通识课程为拓展,开设“大国三农”“耕读中国”“生态中国”等具有农业特色、蕴含中华农耕文明、乡土民俗文化等浸润人心的系列特色通识课程,优化实施逐级递进式、螺旋上升式课程设置,旗帜鲜明地开展爱农情怀教育。

数智赋能,打造沉浸式爱农情怀学习教育云平台

数字化、智能化工具是提升育人成效,激发育人体系活力的技术支撑。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以数字赋能沉浸式爱农情怀教育学习空间创设、学习方式转型和评价方式变革,打造沉浸式爱农情怀学习教育云平台。一是赋能爱农情怀学习空间创设。借助数字化工具创设农业生产各环节情境,还原真实场景,打造沉浸式、互动化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智能化支持服务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知农爱农的学习兴趣、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赋能爱农情怀学习方式转型。以爱农情怀培育为目标导向,通过在线协作、互动投影等技术手段,使学生在多样化方式、个性化教学空间中快捷地获取农业相关知识和信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努力实现学习体验趣味化、供需精准化。三是赋能爱农情怀教育评价方式变革。通过在线测评和自适应测试等技术手段反映学生爱农素养能力水平,基于大数据分析,形成更灵活准确的评价方式,提供更为科学、全面和公正的评估方法,为评估反馈、动态调整教育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更好地符合现代社会对新型农林人才爱农情怀教育培育要求。

立足校本,创设高浓度爱农情怀校园文化新氛围

校园文化品牌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环境育人体系的关键要素。高浓度爱农情怀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注重立足校本资源特色、把握关键契机节点、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推进文化育人,使中华农耕文明、乡土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农业文化更接地气、更具人气、更有活力。一是立足校本资源,深入挖掘身边榜样力量,提炼先进人物故事中面向农业强国、服务乡村振兴的爱农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牌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二是以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如中国农民丰收节、劳动节等节日,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开展具有“互动仪式”的大型校园庆典活动,利用微党课、微故事、微宣讲等讲好“农林故事”,通过共同的情感体验,增强对自身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筑牢知农爱农、为农益农的情感向度;三是发挥社团育人功能,鼓励学生组建爱农助农相关社团或志愿服务队,大力开展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校园品牌活动。

反哺乡村,构筑立体式爱农情怀乡村实践大课堂

乡村是爱农情怀实践育人的重要场域,它既是中国的根,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投身于乡村实践,是爱农情怀内化、培养新型农林人才的必由之路。构筑立体式爱农情怀乡村实践大课堂重点聚焦三个方面:一是高起点谋划爱农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依托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科技园、教授工作站、博士农场等特色资源,在乡村振兴前沿一线建立大学生爱农教育实践基地,将学习平台拓展到田间地头,实现青年大学生与农业农村农民的面对面接触。二是高站位推进“科技小院”等耕读课堂建设,近距离感受农耕魅力,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打造一批农科教基地、科技小院、现代农业园等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建立耕读教育立体综合育人体系,让学生感知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变化,发掘学生为“三农”作贡献的快乐源泉。三是高标准整合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常态化组织开展暑期师生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全方位塑造爱农情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收获中。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等农林院校承担着构建面向农业强国的浸润式爱农情怀育人体系的重大任务,为我国铸就新型农林人才高地、厚植教育沃土、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力量源泉。在奋力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高等农林院校应心怀“国之大者”,立足自身发展特色,凝聚社会合力,清晰地规划出浸润式爱农情怀育人体系构建的“时间表”“任务图”,深化“跨学科协同育人共同体+集群式课程体系资源库+沉浸式学习教育云平台+高浓度校园文化新氛围+立体式乡村实践大课堂”的浸润式爱农情怀育人体系构建路径,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新农科建设创新发展。

【作者 朱逸涵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FJJKBK23-221);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FJ2022C007);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SZF2020017)阶段性成果】

(2023年11月3日 光明网)

编辑: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