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网络舆论场“厌童”现象解析

2023-08-31 10:13:02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分享:
-标准+

编者按

近日,高铁、飞机等公共场所内发生多起因孩童吵闹而引发乘客与家长冲突的事件,带动“熊孩子”“厌童症”等相关词条登上热搜。比如作家苏小懒在微博曝光称其带孩子乘火车受到工作人员特别提醒的情况,掀起家长们的“诉苦大会”;“某高铁反复播报如有婴幼儿哭闹请去车厢连接处”的新闻,云南、青岛等地出现禁止儿童进入的标识,以及部分网民呼吁设立专门的“家庭车厢”或者“禁童区”,这些事件或声音除了引起共鸣,也带动了舆论场反思。“厌童”这个原本在心理学领域用以指代一种罕见心理疾病的词汇,如今被用来形容部分社会舆论对儿童的偏见、厌恶与排斥心理。各方出于不同目的和利益加入公共讨论,致使舆论出现分歧和撕裂。“厌童”热议由哪些因素推动?争论背后反映哪些权益诉求?“厌童”所引起的热点事件对执法司法工作有什么启示?法治网舆情中心通过分析“厌童”现象的舆论现状和传播情况,为有关部门更好理解网络舆论规律、开展具体工作提供参考。

舆情解析

“熊孩子”污名形象来源于媒体选择性报道塑造的刻板印象,在网络算法技术漏洞、流量利益变现、短视频泛滥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对儿童的污名化趋势加重,进而形成压倒式认知偏见,导致“厌童”情绪在网络空间蔓延,甚至出现仇视儿童的苗头,值得引起关注。

1. 公共讨论在算法作用下愈加撕裂和对立

近段时间被曝光的“熊孩子”事件多发生于高铁、地铁、飞机、游乐场等公共场所,牵涉公共秩序和大众利益,网民基于不同目的和各自立场表达观点和发表意见,容易出现舆论分歧和撕裂现象。针对“厌童”话题,当下网络空间分成不同阵营,讨厌“熊孩子”的人指责家长管不好孩子,在抵制“熊孩子”的新闻评论区中吐槽“熊家长”,分享与“熊孩子”斗智斗勇的绝招;带幼童出行的家长“大倒苦水”,埋怨带孩子出门如同“原罪”,小心翼翼甚至被区别对待,呼吁对孩子多些包容和理解。在“媒体—算法平台—用户”的互动网络模式下,基于用户偏好的“量身定制”式信息分发模式使得用户处于隔绝多元信息的“网络泡泡”中,形成信息“茧房”,造成既有的自我偏见不断强化甚至扭曲。纵观微博等社交平台,“#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讨厌小孩#”“我绝对不会生小孩”等热搜话题和讨论出现,甚至不乏仇视儿童的极端言论,加剧“有孩一族”与“无孩一族”群体间对立,随之而来的是现实空间中频率日益升高的冲突和摩擦以及舆论场的撕裂对立。

2. 流量驱使自媒体放大“熊孩子”负面形象

从5月的“高铁掌掴”事件到6月的“列车女子热水泼小孩”事件再到7月的“男子劝说熊孩子别揪头发反被骂”事件,因“熊孩子”引发的冲突不断登上热搜榜单,让一些自媒体和平台嗅到商机。受“流量为王”的驱使,一些自媒体博主为了博眼球、赚点击,打着“秩序”“公德”的旗号,刻意炒作“熊孩子”“熊家长”等话题,拿起手机在高铁、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随手一拍就是一则“新闻”,并加上“熊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又吵又闹,熊家长不管不问还咄咄逼人”的负面标签式配文,瞬间引发大量斥责言论。在抖音、西瓜视频等短视频平台,“@沙雕动漫小二”“@爆笑两姐妹”等视频博主借助大量虚构视频传播儿童负面形象,包含成人扮演、儿童表演及卡通人物表演的“熊孩子”,并伴随着伤害他人、违反公共场所规则、损坏物品、想要他人的东西等固化的负面形象。当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儿童的“负面信息”,愈发加深人们对儿童顽劣、任性的刻板印象,为网络“厌童”情绪的蔓延提供心理基础。

3. 短视频泛滥容易让公众被情绪裹挟

梳理发现,“熊孩子高铁揪乘客头发劝说无果被家长反怼”“高铁乘客被熊孩子一家三代辱骂”“女子列车上假装精神病阻止孩子吵闹”“熊孩子高铁脏话吵一路”等近期引起舆论热议的“熊孩子”案事件多以短视频形式进入公众视野,相较于语言文字、静态图片,具备视听双通道的短视频更具有现场感,容易激活公众情绪,推动舆情快速发酵和广泛传播。另外,由于受时间限制、自身利益等因素影响,短视频发布者往往截取事件中极具冲突性的画面予以展示,让围观者难以窥探事件全貌待舆情出现反转后,公众难以接受事实真相,造成“情绪影响力超过事实本身”,增大舆情引导难度。如在“高铁掌掴”事件中,当事人曝光的最初版本突出前排女子一人面对对方多人、制止“熊孩子”侵扰反被扇耳光等争执画面,隐藏“被掌掴女子反击两次”等关键情节,使得绝大多数网民做出“‘熊家长’纵容‘熊孩子’错上加错”的主观判断,进而对警方的“互殴”认定产生巨大争议,直至成都警方公布精到秒的警情通报及完整现场视频,才促使舆情走向缓和,但仍有不少网民质疑官方对视频进行二次剪辑,对警方的处理结果表示不满。

4. 话语权失衡推动污名化讨论走向极端

各种“车厢喧闹”叙事乱扣“熊孩子”帽子、到处贴“厌童症”标签,使得部分议题讨论出现概念混淆,将所有孩子等同于熊孩子,将个别家长不作为等同于所有家长不作为,“反击熊孩子及其家长”成为最受欢迎的话题之一。这种“断章取义”话语模式使公众思维愈发刻板,不少网民在未探究事件全貌、不区分孩子年龄和具体场景的情况下,形成“孩子一闹,就是家长的错;家长一辩解,就是不负责任”的固执认知,加入口诛笔伐“熊孩子”的阵列。很多家长出于毕竟打扰到别人的心理,不想争辩太多;作为这一词汇主体的儿童,完全没有主体性,很难在网络上独立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便他们能在网络空间内发声,其微弱声音也被边缘化。在“沉默的螺旋”影响之下,舆论场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以严苛的标准看待儿童的正常生理行为,从而损害儿童的正当权益。由此可见,针对儿童群体愈加严重的污名化形象背后,本质是话语强势群体对话语弱势群体的施压。

舆情点评

当前舆论场关于“厌童”的讨论出现扩大化倾向,少数“熊孩子”扰乱公共秩序的“新闻”化身流量担当被推而广之,将儿童塑造成大声喧哗、无理取闹、破坏公物的劣童形象,动辄引爆“仇童”“恐童”的“情绪狂欢”,扰乱网络舆论场稳定。从多起个案的舆情发酵过程来看,“厌童”本身是个伪概念,沸沸扬扬的讨论并不意味着“厌童”是多数人都有的主流社会心态,而是在部分网络力量推动和偶发案例的渲染下所形成的“虚假舆论”。

需要警惕的是,这种舆论情绪可能激化矛盾、令事态升级。因此,对于由这类事件引发的热点舆情,首先宣传舆论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需发挥职能作用,既要监督大众媒体做好正面引导,真实全面地还原事件始末;又要督促网络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及时阻断自媒体故意制造焦虑、煽动对立等无良炒作空间。其次,如果事件所引发的冲突纠纷进入执法司法领域,相关政法机关也需引起重视,充分研判舆情发酵风险,在个案依法处置的基础上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及时阐明执法司法依据,积极向舆论答疑解惑,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避免自身因执法司法工作而成为网络不良情绪的宣泄对象。

阅读全文可订阅

《政法舆情》电子产品

详情咨询:010-84772595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编辑:彭晓月

新媒体编辑:李静


编辑:金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