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舆论引导如何发挥专家作用

2022-07-22 15:13:18 来源:法治网舆情中心 作者: -标准+

编者按:近期,“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冲上热搜,一些专家的观点引起网民群嘲,导致整个专家群体的形象受到冲击。专家作为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当下网民话语权上升、专家权威减弱的舆论生态中,政法机关如何在热点舆情引导时发挥权威作用、用好专业声音,值得引起关注和思考。



舆情事件


1.“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两上热搜引关注


5月18日,财联社与腾讯财经联合制作《多财多议》首期栏目,邀请多名专家聚焦当下最热“买房”话题。5月19日,“@老板联播”发布相关内容和视频,并设置话题“#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专家称买房比租房划算#”“#专家称今年6到10月是购房好时机#”,很快引发网民热议,三个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10亿,相继登上微博热搜榜前十位。评论区中,不少网民调侃“去跟房东说,你去跟中介说,你去跟教育局说”“建议房子不要卖那么贵”“建议专家统一一下口径”。在一片吐槽声中,有网民不满专家表述矛盾之处,评论称“建议得很好,下次不要再建议了”,一小时后话题“#建议专家不要建议#”成为微博热搜头条。


5月24日,“@荔枝新闻”报道空气炸锅负面作用时,设置话题称“#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空气炸锅做菜不一定健康#”,相关说法遭到网民反驳,“#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上热搜后不久,“#建议专家不要建议#”这一话题再度被推上热搜榜首位。在评论区中,多数网民表达对专家建议的批评与对其能力水平的质疑,还有网民表示希望专家能提供更加可行有用的建议。


2. 舆论热议“年轻人为什么反感专家建议”


一周之内,“#建议专家不要建议#”连续两次冲上热搜榜,这一现象引起媒体关注。据DT财经分析,吃饭、喝水作为最贴近普通人生活的话题,也是专家们提建议最多的领域,而在具有人群针对性的专家建议中,女性和年轻人格外受到关照。该文章称,从“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热议来看,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开始反感所谓的“专家建议”,其中专家建议自相矛盾和不接地气,是年轻人反感的原因之一。“@新浪热点”转发该文章时设置微博话题“#年轻人为什么反感专家建议#”,阅读量超3亿。相关热议中除了网民的调侃、嘲讽之外,“@普法达人张三”“@赵脱俗”等微博大V还关注到媒体在话题传播过程中起到的负面作用,建议媒体应该有正确报道方式。


多家主流媒体就该现象发表评论文章,多集中在解释分析方面。如光明网评论表示,“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建议背后,实则是人们期待这些拥有公共关注度的专家,发表一些切合实际的言论,能够影响到政策环境,对改善自己生活有所帮助。《工人日报》评论文章称,“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一方面表达了人们对一些专家建议的不满意、不服气,对其能力和水平的质疑;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专业、科学、严谨的高质量专家建议的渴盼,对专家建议有指导性、权威性,能够真正为人们解疑释惑、指点迷津的期待。《新华日报》评论文章则建议,维护提升专家的权威性、公信力,也需要在学术诚信方面建立制度构架,通过同行监督、学术评议等,对少数极端、荒诞的言论进行追惩。


■ 舆情解析


网民为什么如此反感“专家意见”,媒体分析从专家意见内容等不同层面解答这个问题,但从舆情发生和发展角度来说,网民反感专家建议,背后是网民话语权与专家权威的角力,本质上反映了网民话语权上升和专家话语权下降这一变化过程。在当前的网络语境中,舆论对专家的态度由尊崇到调侃,主要源于专家本身的角色与作用的转变以及传播环境的影响。


1.“专家”群体扩大及负面新闻多发稀释专业度


在一般舆论认知中,专家是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全面的人,或是特别精通某一学科或某项技艺的有较高造诣的专业人士。但随着自媒体兴起和垂直领域的深度细分,各领域内的权威角色不断被丰富,专业群体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他们在传播过程中被媒体和舆论赋予“专家”的称呼,包括一些网络大V也被纳入专家群体。这类专家并非如学者、教授那样需要跨越诸多门槛、获得众多头衔,导致他们的专业能力与传统意义上的专家相比,仍有一些“不够专业”的地方,进而引起舆论批评。此外,在传统权威方面,近年来曝出知名教授抄袭剽窃、买卖论文、虚假研究等学术造假现象,甚至不断有高校教师被曝性侵等违法行为,部分专家的人品问题也会令公众对他们的专业性产生怀疑。


2. 奇葩观点的集聚效应削弱权威度


近段时间以来,专家建议频频在网上引起群嘲,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部分专家言论突破公众认知,因此遭到网民呛声。随着这些案例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大量网民围观并吐槽奇葩观点,最终形成网民一致反对专家的舆论现象,即产生“集聚效应”,导致整个专家群体的权威度被消解。例如日前某经济学家谈论“灵活就业”时建议“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用私家车拉活”,“买房”和“不买房”这样互相矛盾的专家建议并列出现在热搜榜上,评论区中“不接地气”“何不食肉糜”“站着说话不腰疼”等吐槽最为常见。媒体调查显示,专家提建议最多的领域是吃饭、喝水这类日常生活,但对网民尤其是对时政与社会议题兴趣浓厚的年轻网民来说,他们更期望专家能够在严肃话题或社会问题上给出解释或者建议,而不是指导他们过什么样的生活。此外,网络集聚效应也会放大网民对专家的非理性声音,滋生反专家、反权威的“网络狂欢”,进一步营造出“专家无用”的舆论氛围。


3.“标题党”与“伪专家”意见泛滥降低信任度


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流行的当下,突出专家观点的简短凝练的标题,是能够引起快速传播的关键要素。因此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专家观点多表现为“专家如何如何”的标题句式,除了“专家建议”,还有“专家称”“专家认为”等。以新浪微博话题为例,带有“专家建议”的热搜词条,2020年以来有37条,以“专家”为关键词的则有521条。因此,对于网民来说,不管哪个领域、哪种级别的专家在发声,他们都是一个整体。


但当舆论痛恨的“标题党”现象与“伪专家”意见叠加时,网络谣言、蹭炒热点等乱象逐渐拉低了公众对专家权威的信任度。一方面,部分媒体或自媒体为了快速吸引网民眼球,故意将专家言论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并将其观点中带有争议性、具有轰动效果的内容进行强调突出,导致脱离上下文语境的只言片语在网上传播,给公众留下“不切实际”“奇葩”的印象。另一方面,有些闹得沸沸扬扬的观点其实并非出自专家之口,而是某些账号拼接编造的网络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部分舆论以“专家建议”的名义进行转发。如“#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话题引发争议后,涉事专家表示并未接受过相关媒体采访。如此故意制造噱头和争议的行为,很容易将舆论的不满引向专家群体,令舆论对专家产生不信任感,因此也就能够理解为何大量网民建议专家“实名制发声”。


■ 舆情建议


需要指出的是,舆论场上这种排斥专家建议的潮流,并不同于“反智主义”思潮,网民也并非拒绝科学和理性,那些真正积极有意义的建议不仅会获得网民认同,还能得到主动的传播。由此可见,和谐有序的舆论场应当是专家观点与公共讨论相向而行,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同理,政法机关常常需要引入权威专家角色,作为引导网络舆论的重要助力。那么在现实工作中,专家引导舆论如何开展?如何规避风险?


1. 专家引导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专家是政府和舆论在进行互动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他们能够同时起到舆论监督和释疑解惑作用,有效弥合公众与政府之间的裂痕,修复信任关系。在热点舆情中,由于处置不当、引导不力或是做法不妥,导致网民情绪常常表现为非理性特征,很容易对带有官方背景或标签的引导工作产生抵触情绪。此时,作为与当事人和责任主体均无利益关系的专家,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客观性,由他们对公众关切的重要问题进行阐述或解释,有利于获得舆论认可,提升引导效果。


2. 适合引入专家引导的几类情形


从流程上看,专家引导可以分为舆情前期、舆情中期、舆情后期三个阶段,官方在不同的阶段可以相对应地引入不同领域专家。舆情前期需要舆情行业的专家准确研判风险点,如官方在信息发布前可以邀请专家进行会商,推断官方发布可能对舆情走势产生的影响;舆情中期一般是舆情发酵比较迅猛的时候,舆论多聚焦性质、定性等问题,很容易产生误读,涉事部门一旦深陷舆情,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可能引起追打,这时候可以考虑通过业内专家释放关键细节,提前在舆论场上进行铺垫;舆情后期,部分网民仍有不理解或者不满意之处,或是被恶意引导而轻信谣言,官方可以协调相关领域专家对网民疑点集中的地方做出释疑。


从内容上看,专家引导可以聚焦两类舆情领域:一是针对重大案件的普法释法。重大案件的社会关注度高,司法流程、判罚依据等环节都可能引起舆论的严格审视,这类案件的网络讨论既可能非常专业理性,也可能谣言丛生,对此需要专家及时展开普法释法。如张志超案15年后再审改判无罪,多名法学专家通过央视新闻解读疑点、还原始末,并对其中的认罪标准、司法流程等环节进行解读,阐明重大冤假错案改判的依据和意义,取得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二是针对法律专业问题的答疑解惑。对于一些突发案事件,官方处置比较快,舆情回应工作也很及时,舆论讨论焦点多集中在法律专业问题,比如伤情鉴定、定罪量刑标准等问题,需要相关领域专家作进一步解释,以此辅助处置部门的实体工作。此前“一闻就晕”的迷药曾在网上引起网民恐慌情绪,相关专家麻醉医师和法律博主多次作出科普解释,有助于将网民讨论引入理性科学的框架内。


3. 专家引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三点问题


一是专家专业要“对口”。处置部门在引入专家角色时,需要针对案事件性质以及舆情态势作出筛选,以便明确在不同环节和情境下引入适当的专家。法学学者、专业律师、行业意见领袖、办案人员等等都可以发挥专家引导作用。处置部门切忌在讨论严肃法律议题的时候引用非专业领域人士。


二是专家观点要“对症”。专家观点要契合舆论关切焦点,有针对性地解释,不能答非所问,也不能专业术语太多,让公众看不懂,否则引起自说自话、不接地气的质疑,反而会冲淡引导效果。


三是媒体传播要“对路”。为避免出现“标题党”问题,相关部门在进行专家引导工作时,还需规范媒体传播,及时发现那些故意放大夸张猎奇成分、断章取义或二次加工的报道问题,以免造成信息缺漏或歧义传播,加深网民对专家的偏见。







来源:《政法舆情》2022年第19期

作者:法治网舆情中心舆情分析师 彭晓月

编辑:彭晓月 李思彤

独家原创作品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编辑:刘音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