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不曝光不解决”舆情现象研究

2019-12-31 11:28:27 来源:法制网
分享:
-标准+

□ 法制网 尹斌 车智良

编者按:12月18日,沈阳大学一名在读研究生发微博爆料称,其因奖学金问题与同学发生矛盾被刺伤,尽管证据充分,但当地派出所立案89天后,仍以证据不足推脱办案,引发舆论热议。爆料帖发布10小时后,沈阳市公安局回应“正在抓捕嫌疑人”,之后两次通报案件办理进展,反应之快、重视程度之高,强烈反差让舆论对涉事单位产生“不曝光不重视”的质疑。其实,“不曝光不解决”现象长期存在,原因在于涉事部门没有做到主动依法办理,而是在舆论倒逼之下被动处置。这样的事情多了,“舆论比法律有用”“信网不信法”的认知可能被强化,对公众的法治信仰造成严重伤害。法制网舆情中心(ID:fzwyqzx)以沈阳研究生被同学刺伤案为例,深入解析“不曝光不解决”舆情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相关舆情特征,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舆情事件】


1. 研究生爆料校内遭捅伤 警方89天不作为引爆舆论场

评定与两名女同学发生矛盾。今年9月19日,两名女同学和另一名男子将其叫至学生会办公室,对其辱骂和殴打,期间一人用刀刺伤其眉骨和大腿。经鉴定,王某宇大腿伤为轻伤二级。事后,王某宇立即向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洮昌派出所报警,但时隔89天,警方一直未给出任何结果,校方也让其配合学校把事情压下来。王某宇律师称“对方势力强大”,引发网民产生打人者系“黑恶势力”、案件背后有“保护伞”等猜测。当日下午,《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对此事进行报道,不少网络大V、博主也纷纷关注此事。


高热舆情迅速引起官方重视。当日20时许,沈阳市公安局通过“@人民日报”作出回应,称已经基本查清案件事实,公安机关正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19日凌晨,沈阳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通报称,已决定将案件提级管辖,由市局成立专案组负责侦办,务求将该案办成铁案,同时责成由市局纪检监察、警务督察和法制控申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存在慢作为等问题的责任人员依纪依规严肃处理。诚恳的回应态度并未获得舆论认可,不少网民吐槽警方在事件曝光前后态度的巨大反差,调侃“刚成立公安局”,并为该起案件打上“微博办案”“热搜办案”等标签。还有律师追问“到底是法律起了作用,还是舆论起了作用?”《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刊发评论,就“不曝光不解决”现象展开讨论。


12月22日下午,沈阳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再发通报称,已查明案件全部事实,涉案三人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大东分局、洮昌派出所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摆布不合理,主办民警慢作为问题,相关人员分别受到通报批评、诫勉、停职检查等处分。通报还详细交代了案件起因及经过、王某宇腿部伤情、办案民警办案经过以及派出所所长与法制大队多次听取办案民警汇报、研究案件处理问题等情况。该回应赢得不少网民认可,舆情热度逐步降低。


2. 舆论讨论扩散 “不曝光不解决”现象引发反思

在上述案件引发热议的同时,舆论对“不曝光不解决”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根源在于办案机关。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懒政思维。沈阳研究生被捅伤案被侦破距离受害者发帖求助刚过去4天,而该案件在曝光之前却历经89天调查未果,新华社评论文章尖锐批评称:“一被‘曝光’就‘雷厉风行’,无人监管就‘一拖再拖’的畸形工作作风,反映出一些基层办事机构的拖沓、懒散。”二是“息事宁人”的惯性办案思维。有律师分析称,很多时候,基层办案人员希望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调解失败后却因没有抓住即时的证据,导致办案节奏被拖延。三是缺乏制度和程序的制约和鞭策。光明网等媒体分析认为,“不曝光不解决”一时风行,表面看是网络时代的新事物,但根本却源于法定程序不畅,如果王某宇等人的诉求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在第一时间顺理成章地加以解决,办案机关又何必要在舆论的倒逼之下,以一种非常态的方式解决问题。


【舆情解析】


网络中,“不曝光不解决”的现象频频引发舆情,除刑事案件外,在民事案件、政务服务等领域也多有体现。总结来看,这些案例共同特点即曝光前实体处置停滞不前,曝光后迅速引起重视,事件办理得到实质性推进。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以及类案舆情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

(全文阅读请参见《政法舆情》2019年第47期)


编辑:王千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