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从年度网络热词看舆论心态新变化

2019-12-16 13:17:26 来源:法制网
分享:
-标准+

□ 法制网 王灿

适逢年底,各类年度盘点榜单也相继发布。近日,国内多家机构和媒体接连发布了“2019年度网络热词”,“阿中”“雨女无瓜”“太南了”等不少耳熟能详的新鲜词汇都榜上有名。网络热词的来源多种多样,普遍都具有感染力强、形式活泼等特点,被网民赋予强烈的情感色彩,反映出网民所共同关心的话题。由此可见,网络热词不仅是社会传播的流行符号,更是时代变迁的鲜活标志,是中国网络舆论生态的一面镜像。

法制网监测中心(ID:fzwyqzx)综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咬文嚼字》杂志、《语言文字周报》等权威发布,选取了2019年较有代表性的20个网络热词。通过对这些网络热词所反映的新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我国网民舆论心态和网络情感变化的四点新趋势。 




1. 爱国热情为年度网络词汇赋能


网络热词首先能够反映出社会公众所共同关心的议题,是民众社会生活的向心力所在。总的来看,今年网络热词的主流便是爱国主义内容,也是今年网络热词最明显的变化。


2019年无疑是个多事之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发展,不断用贸易战等手段挑起事端。与此同时,香港修例风波引发的动荡和骚乱仍未平息。外敌当前,反而更加激发了中国人坚定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感。“不忘初心”一词自2017年登榜后二次登榜,正因为该词在当前大环境下,更具为祖国努力奋斗的爱国精神实质。再如,早前盲目追星被舆论批评的“饭圈女孩”,在香港暴乱后组队出征海外“手撕”乱港分子,并将她们共同的“偶像”中国爱称为“阿中”,誓要“守护最好的阿中哥哥”,强烈的爱国热情为这些词汇赋予新的能量。此外,“霸凌主义”等偏向时政的词汇也受到广泛关注,彰显出网民群体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


不同于网络热词往年以调侃、无厘头为主流的特质,饱含爱国情绪的网络热词在2019年得以流行,说明在历史大背景下,中国网民自觉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同时,网络中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小众的亚文化向主旋律靠近融合,也显示出对主流社会价值的认同。



2. 形式和发源多样化 更加契合青年受众需求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自我表达、自我呈现的需求得到了极大释放。网络热词的演绎方式更加多样化,统计显示,本年度所有的热词都有“文字+图片+动态视觉符号”的呈现形式,说明目前网络热词已经突破语言符号的单一表达,叠加了多元化的表意形式,网民可以根据不同语境选择不同方式,比如“太南了”就被不少网民用麻将“南”字做成图片或gif动图,还有“南上加南”“南南南”等多个演绎版本。


此外,不同于以往网络热词多数发端于网络热点事件,现在的网络热词的发源渠道非常丰富,涵盖直播、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多平台。比如,诞生于B站的“雨女无瓜”和“AWSL”,“好嗨哟”“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发源于抖音,“柠檬精”一词最先频见于各大网站贴吧,“是个狼人”则源于一名微博博主的段子,“盘它”源于电视综艺节目《相声有新人》,“上头”出自竞技游戏Dota玩家的口头禅。


网络热词形式和发源越来越多样化,体现当下网络受众求新求异的社交心理,尤其凸显出青年网民追求个性的心理。而网络热词这种或调侃或自嘲或卖萌的独特属性,也非常契合年轻人标新立异、渴望与众不同的气质。可以预见,这种活泼的网络化符号还将更加个性化和趣味化。



3. 不同社群、不同圈层间的偏好趋势渐显


前几年的网络热词都具有全网流行的特质,且都是通俗易懂的,如“脑洞大开”“惊不惊喜意不意外”“no zuo no die”等热词就让人一读即懂,可以现学现用。

......

(全文阅读请参见《政法舆情》2019年第45期)


编辑:王千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