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反杀”类案舆情特征解析与应对方法

2019-09-17 11:26:34 来源:法制网
分享:
-标准+

□ 法制网 彭晓月 王媛

【舆情综述】

2018年8月27日,江苏“昆山反杀案”曝光,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该案及时被认定正当防卫,后续引发的连锁反应令公众始料未及:一年多以来,多起类似“反杀案”案例曝光,正当防卫认定标准和尺度频频引发舆论热烈讨论甚至激烈争鸣,正当防卫制度成为广受关注的法律热词和社会议题。与此同时,司法机关在制度层面开始“破冰”:最高检发布正当防卫指导性案例,“昆山反杀案”入选;最高法表示将制定防卫过当的司法解释纳入立法规划。舆论盛赞司法进步,对政法机关进一步激活正当防卫制度,依法保障正当防卫权表示期待,并呼吁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认定标准。

“反杀”类案舆情极具标签性和舆情爆燃力,一旦曝出基本上都会掀起网络舆情,比如近期曝光的云南“丽江反杀案”,舆情蔓延至今仍未消退。本文选取“昆山反杀案”后一年来舆情热度较高的多起案件,分析发现,“反杀”类案舆情在生成和发展的各阶段,表现出以下六点共性特征,值得引起关注。

1.舆情爆发速度快、讨论热度高、持续风险大

“反杀案”因包含强烈反转色彩,能够迅速激起公众好奇心和探究欲,可以说案件自身便带有敏感特性,容易得到广泛的传播。而且此类个案案情虽然复杂,但争议焦点却十分明确,即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有无超出防卫必要限度,因此舆论阵营也较为分明,网民很容易出现站队现象。从舆情爆发的时间上看,多数案件从曝光到全网关注,用时不到24小时,如河北“涞源反杀案”一经网络媒体刊发,当天即获得新浪、网易、搜狐等主要商业门户网站推送,很快引发网络舆论热议,并在此后连续两天引起多家媒体的追踪报道,大量案情曝光致使舆情热度不断走高。云南“丽江反杀案”舆情发酵次日,省检察院回应称已派专员前往阅卷,将对案件事实证据依法全面审查,指导案件办理。来自高层的表态并未能有效降温舆情热度,涉案双方家属仍陆续接受媒体采访,使得该案一直处于持续引发热议状态。

2.网民偏好形象建设,个案叠加因素是刺激舆情升温关键

相较于其他涉及正当防卫争议的案件,“反杀案”中叠加了较多吸睛因素,为网民讨论“加料”,刺激舆情升温和升级。一方面是与案件有关,比如入室行凶、深夜滋事、多次骚扰等情节。媒体报道往往倾向于还原冲突过程,对案发现场的紧张气氛容易激起读者网民的“代入感”。另一方面是与涉案人员有关,如施害者涉黑涉恶、品行不端,符合网民对其“坏人”“恶人”的形象建设,而受害一方则是女大学生、残疾人,形象偏向弱小、无助、被迫反抗等。受害者越是接近“完美”,越容易引起同情,网络舆论也就越容易形成“正当防卫”的想象。

3.舆情具有周期性、长期性和反复性,容易产生舆论倒逼压力

周期性就是指,一起舆情事件自从发酵起,必然会经历整个过程,直到实体处置上有了最终结果,舆情才算结束。江苏“昆山砍人案”和河北“涞源反杀案”就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性,舆情在实体工作完结后平息。长期性和反复性是指,只要案件没有最终定论,舆论关注就会持续,令舆情产生“长尾效应”。此外舆情还会随着进展推进和新内容曝光而反复发酵,舆情蔓延的概率更大。这个时候需要注意,舆论倒逼压力也会随之出现,很多网民秉持着“舆论是推进法治进程的最好方式,个案的走向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的态度关注案件结果,因此积极发声催促政法机关加快实体工作。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涞源反杀案”,涞源县公安局坚持羁押涉事女生母亲赵印芝,网民猜测警方“一意孤行”系因死者有背景或是破案率压力,春节期间,大量网民在微博上点名涞源公安官微或涌进官微评论区,追问“放人了吗”。

......

(全文阅读请参见《政法舆情》2019年第33期)


编辑:王千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