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管红兵
近日,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借助全国法院移动办案办公平台,成功调解了两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既高效化解了矛盾,又切实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彰显了智慧法院建设的便民成效。
据了解,涉案的盘州市某医院为合伙企业,陈某、苏某、蔡某系该医院股东;杨某、余某则是该医院的前员工。时间回溯至2019年,该医院为扩大经营规模、添置医疗设备,向内部员工开展集资,并与杨某、余某分别签订了借款合同。然而,借款到期后,医院未能按约定按时偿还本息,多次沟通无果后,杨某、余某分别向盘州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盘州市某医院及股东陈某、苏某、蔡某共同偿还借款本息。
盘州市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在收到这两起案件后,第一时间对案件材料进行了细致查阅。在初步梳理案情脉络后,承办法官发现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根本性对立矛盾,案件具备调解基础,遂决定将调解工作作为优先处理方向,加大调解力度。此后,法官多次主动联系双方当事人及委托诉讼代理人,通过电话、线上沟通等方式,深入倾听各方诉求,详细了解当事人的顾虑,同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耐心释法明理,为后续达成调解协议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往,此类调解案件往往需要当事人亲自前往法院,在法院主持下制作调解笔录,并现场完成签名捺印。这一过程不仅会产生交通费、住宿费等额外诉讼成本,还会耗费当事人大量时间与精力,尤其对异地当事人而言极为不便。如今,随着智慧法院建设的不断推进,盘州市人民法院已全面打通“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全国版”小程序、诉讼服务网等电子智能渠道,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只需动动手指,就能便捷开展各项诉讼活动。
在此次两起案件的调解过程中,法官了解到杨某、余某及陈某等当事人和代理人均不在盘州本地,无法及时赶到法院参与现场调解。为避免纠纷久拖不决,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尽快实现,法官主动引导各方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全国版”微信小程序开展线上调解。调解过程中,在法官的有序主持下,杨某、余某、陈某及各方代理人通过“隔空对话”的方式,清晰陈述了各自的诉讼请求,充分交换了调解意见,并最终就还款金额、还款期限等关键问题达成一致,形成了调解协议。随后,法官又组织各方通过线上方式完成了调解协议的签名确认,整个调解流程高效、便捷,全程无纸质化操作,让当事人足不出户便解决了纠纷。
近年来,盘州市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智慧法院建设,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化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大力推广运用全流程智能化办案办公移动平台,实现了立案、审理、送达、提交材料等诉讼环节线上办理,让当事人在手机上、电脑上就可以开展诉讼活动,让群众少跑腿,切实将司法便民、利民、惠民落到实处,有效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法院审判效率,为高效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了有力支撑。
贵州省法院系统全国法院办案办公平台(“一张网”)上线运行前后,盘州市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积极组织干警参与上级法院开展的“一张网”操作培训与业务学习;平台正式上线后,又持续加强内部学习与实操演练,充分利用新系统“内外网协同”“功能优化升级”等优势,广泛开展审判活动,切实将全国法院办案办公平台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服务审判工作、提升司法效能的实际动力。
此次成功调解两起民间借贷纠纷案,是盘州市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在智慧法院建设方面的一次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创新和进步,也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