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正想办离婚,却发现自己先‘重婚’了!”近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法院通过一纸司法建议,成功为当事人黄某撤销了十五年前的错误婚姻登记,化解其“被重婚”困境,恢复正常婚姻秩序。
群众急难:“幽灵婚姻”卡住人生大事
黄某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时,被工作人员告知系统显示其存在两段“存续婚姻”——除现任妻子外,2009年9月比德镇人民政府曾为其与第三人胡某办理结婚登记。“当年确实认识胡某,但从未办理过婚姻登记,更没有到场签字!”黄某焦急万分,若不撤销错误登记,他将面临涉嫌“重婚”的刑事责任风险。
府院联动:破解程序难题 协同高效研判
钟山法院受理案件后,经调查确认该婚姻登记在实体和程序上均存在错误,依法应予撤销。但现行法律仅授权婚姻登记机关撤销受胁迫类登记,此类错误登记难以自行纠错。为避免机械司法延长审理周期、增加当事人诉累,法院迅速与水城区依法治区办公室沟通,并协调水城区民政局开展专题研商,寻求实质性化解路径。
司法建议:填补程序空白 推动“一次纠错”
9月16日,钟山法院向水城区民政局及比德镇人民政府发送《司法建议书》,建议依法启动纠错程序、完善内部审核监督机制及行政争议协调化解机制。相关单位当日响应,立即启动撤销程序。黄某得知消息后激动不已:“终于办妥了,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此案是钟山法院落实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的典型案例。近年来,该院通过府院联动、司法建议等方式,已成功化解多起婚姻登记、征收征用等行政纠纷,平均结案周期从百余天缩短至七十余天。下一步,钟山法院将持续深化多元解纷机制,以高效司法服务补行政程序短板,为法治政府建设注入司法动能,让公平正义更快抵达群众心坎。
编辑: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