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号 手机版| 站内搜索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贵州镇宁公安用责任与担当 筑牢城市平安防线

2025-09-25 16:46:06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标准+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林雨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城的街巷间,无论是烈日灼灼的白昼,还是万籁俱寂的深夜,总有一支全副武装、眼神坚毅的队伍穿梭其间。他们是镇宁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队员,以24小时不间断的坚守,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看得见的安全感”。

2025年以来,该队伍以“巡”筑防线、以“防”护平安,交出亮眼“平安答卷”——累计投入巡逻警力7000余人次,盘查可疑人员2000余人次,救助群众80余人,筑牢守护城市平安的“流动堡垒”。

科学布警 织就立体防控网

“警力跟着警情走,勤务围着百姓转。”这是特(巡)警大队副大队长张艺的工作准则,也是大队巡逻防控工作的核心思路。为了实现“无死角守护”,大队创新推出“车巡 + 步巡 + 空巡”三巡联动机制,构建起立体防控网络。

车辆武装巡逻车每日覆盖主城区主干道,确保重点部位“见警灯、见警察”,步巡组在商业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徒步巡逻。同时,利用警用无人机,对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进行空中巡查,做到点、线、面全方位无死角巡防。在巡逻中重点整治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娱乐场所等重点区域管控,形成强大震慑力,有效降低案件发生率。

服务为民 调解宣传暖群众心

巡逻不止于“防”,还有“调解”与“宣传”。队员们在巡逻途中,主动当起“矛盾调解员”和“安全宣传员”,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遇到邻里因琐事争吵、家庭因误会闹矛盾,队员们总会停下脚步,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用“讲情理、摆法律”的方式化解纠纷。对于复杂纠纷,联动相关部门与社区协同化解,确保“小事不出巷、大事不出社区”。

此外,队员们还会带着宣传资料,在广场、菜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安全宣传,用真实案例讲解防盗、防诈骗、防溺水知识,手把手教老人识别诈骗短信,提醒家长看好孩子。“以前总听说有人被骗,现在知道怎么防了,心里有底多了。”听完宣讲的市民张大爷感慨道。

危急时刻 暖心“警事”彰显担当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镇宁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全体队员的共识。巡逻中,他们总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用行动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

今年7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巡逻队员在巡逻时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大路边的坎沿上东张西望,这时街面的行人已经稀少。巡逻队员们担心老人安全,便走过去了解情况。当得知老人是上街闲逛,因为记忆不好忘记回家的路时,队员们及时联系辖区派出所及老人的亲属,并将老人安全送回家里。

8月正值暑热,红旗湖景区传来紧急求助——一名青年散步时不慎落水。正在周边开展日常巡逻的特警队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成功将其救上岸,用行动守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当时湖水冰凉,我越挣扎越慌,真的以为要出事了。要是没有特警的大哥们及时把我救上岸来,后果不堪设想。”被救青年缓过神后说道。

从护送迷路老人回家,到救助落水群众,从帮群众找回丢失的手机,到紧急护送突发疾病的孩子去医院,这样的暖心“警事”,每天都在镇宁的街头巷尾上演。

群众安全无小事,守护平安不停步。下一步,镇宁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巡逻防控做细、把服务群众做实,用脚步丈量平安,用行动守护幸福,让“流动堡垒”始终行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镇宁、法治镇宁保驾护航。

图为民警巡逻现场。

编辑:董博